清潔洗臉是保養肌膚的入門之鑰,很多皮膚不太好的民眾,往往是在洗臉上下的功夫不夠,可能洗臉的方法不太正確、懶於洗臉或是過度清潔,因此臉上很容易出現一些違章建築,這些族群又以年輕人及青壯年人居多。門診裡看到各式各樣的皮膚問題,很多問題都是缺乏正確的清潔方式,事實上,如果能做好清潔工作,皮膚保養就成功了一半。清潔洗臉是基本功,第一步做好,後續的保養就很容易。
清潔過度就是元凶!會對皮膚造成什麼症狀?
很多油性或痘性肌膚的人,感覺到皮膚油膩、不舒服就拚命的清潔,以為皮膚沒有油就是乾淨。其實這觀念一點也不對,皮膚表面一定要油水平衡,形成皮膚屏障,才有抵抗力。若清潔次數過度頻繁,或使用去脂力過強的清潔產品,肌膚就會感覺很乾澀、緊繃,出油量反而會愈來愈多,感覺愈洗愈不乾淨,也會造成皮膚免疫力降低,皮膚容易敏感、紅腫、搔癢、脫屑、刺痛等症狀。此外,上妝會浮粉,卸妝會卡粉,完全也是因清潔過度,導致皮膚表面油水失衡的肌膚大反彈。
造成清潔過度的原因有那些?
有些潔劑控一天多次用清潔劑清潔,造成皮膚一直受到清潔劑中化學成分界面活性劑的刺激,過度去角質或是使用不當的清潔劑,如太酸或太鹼成分的清潔劑(像肥皂就是皂鹼),或為了清潔臉上汙垢而用力搓洗、磨擦,當然這也與搓揉力道、次數有關。皮膚原本是很強壯的,但若是持續惡性循環的如此做,就會過度清潔。
圖/肥皂就是皂鹼。取自shutterstock
洗臉,依膚質選擇清潔劑
至於該如何選擇合適的臉部清潔劑?皮膚正確的清潔方式就是:依膚質選擇合適的清潔劑,並適當的洗臉,過與不及都不好。以油性皮膚為例,最好選擇中性偏鹼的清潔劑,一天早晚2次,清潔時不同部位的搓揉力道與次數也不同,才能達到均勻清潔的效果。如T字部位較油、兩頰比較乾燥,則T字部位應多輕輕搓揉幾次,兩頰則輕揉,感覺洗乾淨即可。其他時間只要用清水、冷水,或與皮膚溫度相近的水洗臉,因此水溫最好控制在20到30度就好,以免過度清潔,洗掉皮膚外層的表皮脂膜。如果是屬於乾性皮膚,則不建議選用洗面皂,因為那會把臉上的油脂都洗掉,最好選用一般的洗面乳,如含胺基酸成分最親近膚性,我們的皮膚PH值是屬弱酸性,因此必須要選擇與膚質相近的弱酸性,比較溫和,洗得乾淨不乾澀,洗臉次數、使用清潔劑也不宜超過一天2次。
習慣不清潔就是拿皮膚開玩笑?他會偷走你的年齡!
常常看到很多明星藝人分享自己不洗頭、不洗臉,即使習慣不清潔,好像肌膚也是蠻好的。其實這是不好的,因為不清潔皮膚,會累積身體內在及外在環境產生的汙物,皮膚被這些厚重的沉澱物蓋住,會透不過氣,如同烏雲蓋頂,接著會影響自然的新陳代謝,無法更新老廢角質,也無法排除皮內毒素,更無法吸收外界滋潤養分。
皮膚要呵護,皮膚更要靠「養」,否則會使皮膚變得脆弱不健康,臉上也會出現暗沉粗糙的膚質,未老先衰且會加速老化。
不同膚質在不同時刻的狀況
圖/不同膚質在不同時刻的狀況。
圖/不同膚質在不同時刻的狀況。
(本文作者為趙昭明皮膚科診所院長;原文刊載於趙昭明《保養,從肌本做起:跟著皮膚科醫師打造動人美肌》/三民出版)
圖/《保養,從肌本做起:跟著皮膚科醫師打造動人美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