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福部先前公布的數據,國人在2018年的平均壽命是80.69歲,相較於過去有明顯增加,但健康平均餘命卻只有72.28歲,代表往生前病痛纏身,或因不適臥床的時間達到8.41年,創下史上新高。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人的壽命逐漸延長。然而,癌症、失智症等疾病的威脅依然存在,加上「世事無常」,天災人禍時有所聞,真要長命百歲,變數不少。話雖如此,想活得健康、長久還是有「眉角」。
一份不久前發表在國外知名期刊《老化臨床和實驗研究》(Aging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的報告指出,人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衰老過程,而不抽菸和老年期積極參與社交則是長壽的關鍵。
該研究由服務於紐西蘭奧塔哥(Otago)大學的老人心理學專家約拉姆.巴拉克(Yoram Barak)博士所主持,其領導的團隊針對一項政府的大規模調查所獲資料進行整理,目的在找出延年益壽的祕訣。
這項調查為期5年,參與的個案共有10萬3669名銀髮族,這些人平時都住在家裡,而不是養老院。當中有292名年紀超過百歲者(註:平均年齡為101.03歲),他們本身並無糖尿病、憂鬱症、高血壓等常見的慢性病。所有人定期接受健檢和問卷訪談,評估身心健康狀況。
統計發現,這些長輩隨著年齡增加,憂鬱症、糖尿病的發病率呈現穩定下降,高血壓的發病率則是增加近30%。另外,80歲以後,失智症的發病率下降,而運動量多寡和失智纏身的風險有顯著負相關。
進一步的分析顯示,相對於其他老年人(註:60至99歲者),那些活到百歲以上且健康良好的人瑞普遍沒有抽菸習慣,且老來一直有在從事社交活動,也就是走出自家外與人們交流,例如訪友、當志工、上教堂、參加音樂會、逛畫展、看秀、玩紙牌遊戲、打高爾夫球等。
研究者表示,選擇不抽菸且致力於維持社交網絡是個人邁向成功老化的最佳投資。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罹癌病例的數量預計會在2040年增加60%,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恐使這一數字大幅攀升,而吞雲吐霧將成為頭號致癌的風險因素。想要健康、長壽,可先從拒菸開始作起。
您本身是癮君子嗎?看完上述研究結果是否打算戒菸呢?建議不妨尋求家醫科醫師等專業的協助,配合醫囑服藥或接受心理諮商,只要有決心,且能掌握原則,持之以恆,相信終能擺脫菸癮的糾纏。
(本文作者為法務部矯正署高雄戒治所臨床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