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寂寞也是一種人生階段!老年人的寂寞取決於人際關係、生活品質和恢復力 | 健康遠見
情緒

寂寞也是一種人生階段!老年人的寂寞取決於人際關係、生活品質和恢復力

寂寞也是一種人生階段!老年人的寂寞取決於人際關係、生活品質和恢復力 僅為情境圖。取自shutterstock

老年寂寞的經驗並非普遍存在或不可避免。它取決於衰老和社會照護的主流意識形態,以及個人、家庭和社會經歷的品質。這樣的經驗不可能有標準化的研究方法,因為老年人和寂寞者並不是同質的族群——儘管他們可能都擁有所謂「沉默的一代」(Silent Generation)(出生於1925年至1945年之間,長大後努力工作且沉默不多話)的心理社會特徵。

老年人就跟其他擁有寂寞經驗的年齡族群一樣複雜

這些族群根據其財富、心理經驗、健康、性別、族裔、活動能力、家庭與交友網路及許多其他因素,以不同方式經歷寂寞。有些老年人精通網路,其他老年人的數位能力則很有限,箇中因素包括體弱多病、經濟能力、社會資本,或是不知道如何與線上社群互動。如果我們純粹從經濟角度來探討老年人和寂寞者,或者將他們當作健康照護和社會照護的一部分危機,那我們就會忽略這些差異。 

因此,就跟在任何痛點的寂寞一樣,老年寂寞也與許多其他變數有所關聯。它會隨著人的一生軌跡和年老而變化。我的蘿絲祖母在許多短暫片刻經歷了強烈又可怕的寂寞,她在當下察覺自己與他人之間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她所經歷的寂寞,跟那些失能、心智健全、住在與隔絕的農舍且害怕入侵者的人所經歷的慢性寂寞是不同的。 

如同年輕群體的寂寞一樣,老年人的寂寞也取決於個人的人際關係和健康

取決於生活品質和恢復力。關於將寂寞當作一種人生階段來理解這方面,我們還有許多工作要做,這意味著如果像某些研究所表明的,青春期和青年時期的寂寞可能是老年寂寞的預測因素或指標之一,那麼我們就需要更早開始介入。 

目前很少有系統性的實證研究來探討寂寞對於個別老年人的意義。研究人員一直表示,他們的推測是工業社會的老年人健康不佳、住在孤立環境中、無法工作,而且生活很貧困。沒錯,許多人都需要支援,而且老年可能是強烈孤立和寂寞的時期。但是我們也需要觀察誰不孤單,而不是誰孤單,才能如同古希臘人建議的一樣,為晚年做好準備。關注不感到寂寞的老年人,會讓我們能夠將個體差異納入考量,同時發展出適當的健康照護與社會照護介入措施。全球性比較也顯示,導致寂寞感的主因正是老化發生時的背景脈絡,即個人能擁有的選擇逐漸消失,這在年老體弱的人身上也同樣如此。老化本身並不會導致寂寞感,反而能夠成為一種反思和成長的機會 

顯然,造成影響的不僅是社經因素,還有環境因素。個人福祉的基本條件必須包含日常活動的支援,以及安全又舒適的家。然而,如果往外延伸,就有一條決定性的原則:社會是整合性抑或隔離性;社會是否提供機會,讓年老且行動能力較差的社會成員獲得支援,並與社會上其他成員進行社會整合。將老年人聚集到安養院或下午茶舞會,或許符合經濟上的考量,但不一定會緩解寂寞感;共同經歷和有意義的連結並不完全是基於年齡產生的。針對老年寂寞所發展的個人化處理方法,最重要的步驟之必定是更好地覺察到老年寂寞的多樣性。 

舉例來說,性別依然是辨識寂寞感的重要變數

一如性別對於每人生階段都很重要。傳統上,以及對於前幾代人而言,男性是各個勞工階級家庭裡唯一能養家口的人,而他們的同性網路也圍繞著工作發展。工作會帶來陪伴、地位和收入;當然,大規模工業化帶來的其中一項問題,便是它創造了一種計件工作的心態,進而降低個人對工作任務的最終產品感到自豪的能力。退休是否也會透過脫離這些社交網路,且不再接觸加強性別化認同的方式,因而引發失落感和寂寞感呢?失去工作和退休對老年婦女而言同樣很艱辛。對一些已婚婦女來說,性別認同往往會集中在家庭與社交網路周圍,而非僅限於有薪工作。然而,喪偶或單身的老年女性是最窮困的社會成員之一,而且不太可能成為擴展式家庭網路的份子。她們也更有可能處於身體孤立的狀態。 

(本文作者為情緒歷史學家;原文刊載於菲伊・邦德・艾貝蒂《寂寞的誕生:寂寞為何成為現代流行病?》/商周出版)

《寂寞的誕生:寂寞為何成為現代流行病?  》圖/《寂寞的誕生:寂寞為何成為現代流行病? 》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