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積極傳播健康老化觀念,並受到各界演講邀約不斷,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帶領平均40多歲的團隊,照顧平均80多歲的爺奶輩患者,打造全台第一所AI級的日照中心。
國內高齡醫學研究先河
陳亮恭是國內研究能量最高的教授級醫師之一;也是少數對智慧醫療投入大量研究心力的醫師。
北榮與沒有資工系所的陽明大學組成「榮陽團隊」,於2018年拿到科技部「人工智慧生技醫療創新研究中心」上億元研究經費的四年計畫。
這項科技部的重大計畫,從三大領域切入
包括老化生物學研究、老化與腦影像大數據研究、健保大數據與醫療照護模式研究。希望未來每個人都可以從這些成果得到與老化相關的健康參數,例如:一週要有多少運動量、該怎麼吃,也就是從人工智慧與防老介入,得到健康長壽的身體密碼。
智慧醫療:人臉辨識作為門禁系統,還可辨識長者情緒
在北榮的「遊詣居」日照中心,智慧醫療的人臉辨識可作為門禁系統,也能預測長者的情緒變化,提早偵測是否有早期失智症狀,幫了照服員大忙,這套智慧醫療系統也將商品化。在可預見的未來,智慧醫療將會改變目前的醫療模式。
穿戴裝置提供醫療用精準數據
陳亮恭說,醫學某種角度也是在算命,或是說預測,例如癌症患者,不外想知道存活率、治療成果與風險,醫師說的「預後」,也是在預測;而AI正是最強的預測工具。令他著迷的是,資料科學和AI能找出傳統統計無法顧及的生理面向,發現患者更多元的生活資料類型,為病患做出更好的診斷。
❝當穿戴裝置的精準數據變成醫療的預後標準時,一定會影響醫師的看診行為❞
陳亮恭舉例,不用扎針的無創式血糖偵測,已取得國際專利,包括用光學偵測、皮膚汗水偵測,只是目前誤差還有10%~20%,但科技業一定會想方設法解決精準度的問題。
從患者每天的血糖變異數,加上膽固醇、心跳、運動等數據,這些即時累積的數據已經超過傳統生醫的預測能力,非常需要AI協助。未來醫師不可能對這些數據視而不見。
傳播健康老化的觀念
❝未來醫師的日子會很辛苦,因為一手要掌握已經夠複雜的生醫知識,一手還要懂資通訊科技,❞
陳亮恭對新科技抱持戒慎恐懼的態度,但也樂見未來將有精準的工具,可以提升醫師的知識和照護品質。
思考縝密、邏輯清楚、口才流利的陳亮恭,樂於傳播健康老化的觀念,各界演講邀約不斷,應是高齡醫學界聲量和媒體曝光度最高的醫師之一。
陳亮恭豐沛的研究能量被看見,科技業和金融業都主動找他合作。其中更有部分企業想挖角,希望借重他的跨領域知識,為他們的智慧醫療事業部門定錨,並且將研發的產品申請專利、商業化。但陳亮恭認為,自己的價值還是在醫界。
全台第一所AI級的日照中心
北榮高齡醫學中心現有八位主治醫師,陣容全台最大。陳亮恭帶領平均40多歲的團隊,照顧平均80多歲的爺奶輩患者,並且打造全台第一所AI級的日照中心,高齡醫學一點也不暮氣沉沉。
❝陳亮恭是高齡醫學界進步的力量,❞
奇美醫院首席醫療副院長、也是醫策會前執行長林宏榮曾在研討會上如此稱讚陳亮恭。誠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