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預防中風!天麻杏鮑菇雞湯可緩解手腳麻木和頭暈耳鳴 | 健康遠見
疾病

預防中風!天麻杏鮑菇雞湯可緩解手腳麻木和頭暈耳鳴

【專家觀點】
預防中風!天麻杏鮑菇雞湯可緩解手腳麻木和頭暈耳鳴 預防中風!天麻杏鮑菇雞湯可緩解手腳麻木和頭暈、耳鳴。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exels by min che

中風在臨床上,一般可以分為暫時性腦缺血、腦梗塞與腦出血三大類,症狀為一側肢體麻木或無力、嘴歪眼斜、口齒不清等等。

當中風發生時,第一步一定要打電話叫救護車,把握黃金三小時,緊急送醫,因為在電腦斷層的診斷下才可以精確地盼電視梗塞型還是出血型中風。後續的治療是截然不同的,唯一的必要措施就是要把握黃金救援時間,該開刀就開刀,該打血栓溶解劑,就要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處置,以減少後續對於腦部以及神經的損害。

中醫的臨證上,中風可簡分為閉症與脫症

症狀以起病驟急、昏迷不醒、面紅身熱、牙關緊閉,肢體拘急等為辨別要點。若中風患者為閉症,那麼或許可以試著以十宣穴放血法急救,拿針、或尖銳物刺擊十指指尖(指甲下一公分處指尖)。如果中風病人出現以下情況,在中醫來說屬於「脫症」,就是千萬不能放血,否則會加重病情,甚至威脅病人性命,包括病人已經昏迷、意識不清,或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

脫症在中——古代的診斷指標為撒手、肢體癱軟、口開、眼合、鼾聲、息微、遺尿、大便自遺、汗多、四肢厥冷、脈微細欲絕。以中醫來看,病人的陽氣已經脫失,非常虛弱,而放血是一種瀉的手法,所以再放血的話,只會讓病人更虛弱,不過假使中風病人已經出現上述情況,一般代表病情已經很嚴重,就算給予急救,或搶在黃金時間內送醫治療,恐怕預後也很不理想。不管十宣放血後有沒有甦醒,一定要緊急送醫檢查治療,腦梗塞在三小時之內是黃金時期,不要以為醒了就好了,沒有這麼便宜的事。

十宣放血的疼痛刺激真的有效,或只是判斷患者意識而已呢?

一般西醫的認知,認為指尖能放出多少血?這樣要減輕腦溢血血量實在不大可能,其實這是利用中醫的經絡穴道刺激,幫助患者舒醒。而十宣放血對阻塞性閉症中風最有幫助,因為能刺激體表神經路徑,影響腦部神經及內分泌平衡,並且宣洩血管壓力;但一般人很難根據病人出現的症狀區分,究竟是出血性,還是阻塞性中風,究竟是閉症還是脫症,所以如果沒有受過專業訓練,還是不要貿然採取行動。

在中醫的專業下閉症除了十宣放血外,也會使用「大椎四穴」及「百會五穴」放血拔罐,改善腦部壓力,提高腦組織氧分壓,減少腦細胞病灶的範圍持續擴大,在後續的復原下增加腦代謝機能,減輕病變神經的缺血缺氧狀況,從而促進腦組織的恢復,有利於癱瘓肢體和語言障礙的恢復,這在中醫臨床上的案例是很常見的,然而「針灸放血」屬於醫療行為,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的,且有凝血疾病的患者不宜放血,以免血流不止;有糖尿病的患者,更是要注意傷口感染。如果你對於傳統醫學有十足的經驗並是中醫執業人員,那麼透過辯證觀察,也許能提供患者不同的療法;但如果你仍是一知半解,在醫療發達、交通迅速的台灣,請把握黃金時機、緊急送醫才是正確的選擇。

僅為情境圖。取自shutterstock圖/僅為情境圖。取自shutterstock

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

有許多經絡循行至頭,脈絡不暢或心神失養,都容易引發腦部的衰退。頭皮有許多重要的穴位,像是常用的百會穴、四神聰穴,還有腦組織相對應的記憶區、語言區、動作區,透過中醫針灸刺激,可以增進腦部血液循環、活化腦細胞。

中醫常使用天麻來改善短暫性腦缺血的情形產生,因為天麻有鎮靜和增加腦血流量的功效,對手腳麻木與頭暈耳鳴與預防中風方面的疾病確實有不錯的緩解,建議民眾不妨可以自製天麻杏鮑菇雞湯來預防中風的發生。

天麻杏鮑菇雞湯

材料:天麻10克,杏鮑菇500g,黑木耳50克老母雞一隻,水4000cc,薑片蔥段適量,胡椒粉,鹽八克

做法:天麻提前用清水浸泡半小時備用,杏鮑菇、黑木耳切片,老母雞切塊,加入4000cc水及薑片蔥段大火煮到滾,開蓋沸騰五分鐘,轉文火候再下天麻燉一小時,加鹽和胡椒調味即可食用。

杏鮑菇的纖維含量豐富,有整理腸胃及美容的效果,黑木耳有活血、防止血管硬化的效果,黑木耳含有的高纖維與膠質還能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便秘困擾,在中藥裡又被稱為血管清道夫,因此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與肥胖的人特別適合這道湯。

要預防腦中風,多運動,控制血壓、血糖和血脂肪等危險因子外,平日飲食注意營養均衡也是預防小中風的要訣。蔬果的攝取要大於肉類,選擇動物性食物時,請記得此選擇順序:魚肉優於禽(如雞、鴨)肉,禽肉優於豬、牛肉。對於魚類之外的海鮮,則要謹慎的選擇和食用,因為這一類的食物中含有較多的膽固醇,例如蝦、蟹、魷魚等食物。平日應注意攝取富含鉀、葉酸、抗氧化物和鈣的食物,及含豐富可溶性纖維的燕麥和豆類等。

最重要的就是留意鹽的攝取量

過量的鹽分攝取,會使人體內的水分滯留,引起血壓上升,增加病情的惡化,所以不僅是食用鹽需要留意,避免過量以外,其他像是味精、罐頭、加工食品等,也都含有較高含量的鈉鹽,應盡量少食用,加工過的湯品或火鍋,湯中的鹽分也很高,盡量避免飲用。若患者覺得低鹽的飲食降低了胃口,可使用八角、花椒、肉桂等天然辛香料來調味,減少鹽分的攝取來預防中風的。

(本文作者為翰鳴堂中醫診所院長)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