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桃群聚事件前天新增四人確診,其中案908來自另一醫院,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案889首批接觸者剩下15人檢驗中、七人待採檢,其餘都陰性。至於案908,可傳染期都在居家隔離中,接觸者僅三名家人與一名友人也都陰性,研判對社區影響低。
外界擔心環境媒介造成傳播
陳時中說,此區域未做環境採檢就被清潔消毒,已無法調查。監視錄影顯示,1月23日上午候診間人不多,案889和案908分別坐在前後排,兩人接觸不超過15分鐘,兩人都有戴口罩。
陳時中解釋醫院清消程序,當出現院內感染後,護理人員和清潔人員小規模清潔消毒,後續病人往外移出,再大規模徹底清潔消毒,
❝部桃現在的環境大概是全國最乾淨的。❞
莊人祥表示,因為案889就醫當天確診時,指揮中心就派人至該醫院進行初次環境消毒,隔天二度消毒,未料到在更早之前候診間發生傳播。
兩人坐前後排、戴口罩,為何還發生感染?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表示,可能是因為環境中確實有飛沫,加上口罩沒戴好,但也不排除共同觸摸到環境中某樣被汙染的東西,後來手又去觸摸眼口鼻。
黃立民表示,飛沫和接觸均屬於社區傳播常見模式,例如社區中只有短暫會面、人與人根本沒有交談,或是共處於車站大廳、百貨商場、電梯等人多之處,都可能發生傳播。杜絕這些傳播途徑就是社區防疫的重點所在,務必正確戴好口罩、勤洗手、少摸眼口鼻。
本文轉載自2021.2.1「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