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期間少不了公司聚餐、親友團聚、尾牙和春酒等,若天天放縱大吃,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恐怕會大幅上升。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您:新春飲食少紅肉多蔬果,牛年健康又「腸」樂!
健康選擇我做主,享受大餐沒負擔
享受年菜時,最好選擇當季新鮮、顏色豐富且富含纖維的蔬菜水果,且減少紅肉及加工肉品(煙燻、鹽漬或以亞硝酸鹽加工)的攝取,改以魚肉、瘦鷄肉代替紅肉,把握少油、少鹽、少糖的原則,讓你不增肉還能減少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圖/取自健康醫療網。
新春多運動,減少腸癌又塑身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21%-25%的大腸癌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降低民眾外出活動的意願,可能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建議民眾培養固定的運動習慣,邀請親友一同運動,即使不外出,也可以居家運動,不僅能瘦身苗條、增加親友相聚時光還能降低大腸癌罹患風險,一舉數得。
定期篩檢降低三成五死亡率,「腸」命百歲過好年
有鑑於88%大腸癌發生於50歲以上的民眾,國民健康署呼籲50歲以上至未滿75歲民眾,可多利用國健署所補助的每兩年一次的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趁著新年團聚時刻,提醒身邊親友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有機會找到癌前病變,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若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呈陽性時,及早至大腸直腸外科、腸胃肝膽科、消化腸胃系內科或一般外科接受大腸鏡檢查,才能達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效果。
「腸」道健康四要素
新年假期想到美食就令人垂涎三尺,宅在家裡看新春節目又享用美食的同時,國民健康署呼籲:大腸癌許多的危險因子多半和生活作息有關,包含紅肉、加工食品、低纖維飲食和肥胖等,把握以下四要素,新春遠離大腸癌。
• 少紅肉:國際癌症研究總署指出,每天攝取超過50克的加工肉品或100克的紅肉(豬、羊、牛)會增加17%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 多蔬果:靈活運用國健署「我的餐盤」均衡飲食口訣「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
• 多運動:肥胖的人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一至兩倍,而21-25%的大腸癌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除了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還能塑身,一舉兩得好處多。
• 要篩檢:大腸癌好發於50歲以上的民眾,隨著年齡增加發生率也會隨著攀升。而研究證實定期每兩年接受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可有效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
(本文轉載自2021.01.15 健康醫療網)
專欄簡介:
「健康醫療網」是以健康新聞、治療新知為主的全方位健康媒體平台。即日起「健康醫療網」將與「健康遠見」網站共同合作,將為讀者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深入、最樂活的多元健康資訊。
瞭解更多資訊,可至健康醫療網官網查詢:【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