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國健署前些時候曾進行「懷孕婦女營養狀況追蹤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孕婦似乎營養攝取不足,且隨著孕期增加,這樣的情況更是嚴重,而排名前三缺的營養素分別為鐵質、葉酸和維生素B12。
正所謂「一人吃兩人補」,以往文獻證實上述營養素的缺乏除會造成孕媽咪容易頭暈、倦怠和發生早產外,對於胎兒的腦部、神經及骨骼發育等也都存在著負面影響。然而,影響的程度又有多大呢?
一份不久前發表在國外知名期刊《營養研究》(Nutrition Research)的報告就指出,婦女懷孕期間若維生素B12攝取不足,出生的孩子未來在語言和數學能力的發展上恐怕會有問題,值得準爸媽們關注。
該研究由服務於英國布里斯托(Bristol)大學醫學院的流行病學專家吉恩˙戈爾丁(Jean Golding)教授所主持,其領導的團隊針對將近1萬4千名孕婦和她們產下的孩子實施長達10餘年的追蹤調查。
在懷孕第32周時,所有人都被要求填寫問卷
目的主要在了解當事者平時各種食物和飲料攝取的頻率有多高(註:範圍包括從不或很少;兩周1次;每周1到3次;每周4到7次;每天1次以上)。而這些人的孩子誕生後,研究人員會定期安排各項認知功能的檢測。
圖/孕婦攝取維生素B12,日常可由魚、貝類、紅肉、蛋、奶等動物性食物取得,素食者可透過吃紫菜、海帶、糙米來補充。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統計發現,相對於維生素B12攝取量最高的婦女所生子女,攝取量最低的婦女所生子女在2歲時出現詞彙貧乏的風險明顯增加,在3歲多時組合單詞能力傾向較差,6歲時則是語言理解能力落後許多。
另外,在8到9歲和10到11歲時,數學理解能力普遍欠佳,13歲時的學校數學測驗成績往往不盡理想。進一步的分析顯示,數學成績不好和孩子本身的計算能力並無直接的關聯性,倒是邏輯推理能力才是關鍵。即使把可能的干擾因子都納入考量,所得結果依然不變。
想要孩子生出來頭好壯壯,孕期的營養充足就不能輕忽
畢竟這是奠定寶寶一生健康的基石,也對孕婦的身體有所幫助。而專家指出,孕婦每日攝取維生素B12應達2.6微克,日常可由魚、貝類、紅肉、蛋、奶等動物性食物取得,素食者要透過吃紫菜、海帶、糙米來補充。
若有關於維生素B12的飲食與營養疑問,建議洽詢營養師進行飲食評估,或可在醫師處方指導下,購買專屬孕婦的營養補充品使用。
(本文作者為法務部矯正署高雄戒治所臨床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