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在我25歲左右時,媽媽開始經常煮「豌豆飯」。這個豌豆怎麼這麼好吃!問了媽媽才知道,「因為我用的不是罐頭,而是新鮮的豌豆唷。」(本文摘自《是媽媽教我成為美食家》,作者為佐藤敦子,以下為摘文。)
豌豆是很多人不喜歡的蔬菜。
我猜原因很可能是罐頭豌豆不好吃。因此,講到豌豆,一般印象都是在炒飯或其他炒菜中因為「配色好看」才加入。
我有個朋友很討厭豌豆,而且他可以在吃東西的時候很巧妙地將豌豆單獨挑出來,一頓飯吃完之後旁邊多了一座綠色豌豆小山。
「手也太巧了吧!」能做到這種程度也讓我佩服。
小時候我對豌豆的感覺是,「不特別好吃,但也不難吃。顏色挺漂亮,吃起來帶點罐頭味。」不過,在我二十五歲左右時,媽媽開始經常煮「豌豆飯」。
這個豌豆怎麼這麼好吃!問了媽媽才知道,「因為我用的不是罐頭,而是新鮮的豌豆唷。」
圖/僅為情境圖。取自pexels
豌豆飯的回憶
豌豆在日本的產季是「初夏」。
每年一入夏,就會在內心期待著,「又到了吃豌豆飯的季節啊!」
某年春天,我要結婚了。五月提親之後,對方(就是我先生)為了商量婚禮種種事宜來到我娘家。
媽媽特別張羅,準備大展身手,「我要來做豌豆飯!」這是媽媽的心意,她想讓多年來一個人生活的先生嘗嘗初夏的美味。
回想起來,當時先生的笑容好像有點僵硬……
婚後我們夫妻倆一起去採買,我問他:「你有什麼不吃的嗎?」
「沒有特別不吃的,但不怎麼喜歡豆類。」
「咦? 但你來我們家的時候,不是吃了我媽做的豌豆飯嗎?」我這麼一問,他說:「你媽做得這麼辛苦,我怎麼可以不吃嘛! 我才不想討人厭咧!」原來是這麼回事。
直到現在,這段小插曲在我娘家成了趣事。「真是抱歉,雖說不知者不罪,但他還是忍耐著都吃掉了嘛!」而且當初媽媽還因為來者是客,特別在先生那碗裡添了好多豌豆(笑)。
真可惜,因為先生不喜歡,我在家裡幾乎沒做過這一道料理。但現在寫下來又突然好想吃喔!豌豆炊飯。
圓滾滾的飽滿豌豆,帶著淡淡的鹹味……啊,真想吃。
回娘家時請媽媽做給我吃,然後要她教我怎麼做,下次有朋友來就做這道炊飯吧。
圖/豌豆炊飯
認識豆類
豆類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此外,各種顏色的豆類還有不同的養分與功效。
白色豆類(白腎豆)
—鈣質豐富。
綠色豆類(豌豆)
—含有豐富的維他命A與B1。
紅色豆類(大紅豆、紅豌豆、紅豆)
—含有皂素(可去除血液中多餘的脂肪)及維他命B1。
黑色豆類(黑豆)
—富含花青素 (有效緩解眼睛疲勞並具抗氧化作用)。
黃色豆類(黃豆)
—有豐富蛋白質。
此外,我想建議熟齡的女性多吃豆類,因為豆類含有大量的異黃酮,尤其是黃豆。異黃酮可以舒緩女性的更年期的種種不適。
豌豆飯材料 (4人份)
● 米 2杯
● 煮豆水 2杯(依照電子鍋上的標示即可)
● 豌豆(剝皮之後) 8分滿至1杯
(約100至130公克,依喜好調整。)
● 酒 1大匙
● 昆布 5×5公分左右
● 鹽 不到1小匙
TIPS
★雖然有點麻煩,不過豌豆另外煮的話顏色比較漂亮。
如果怕麻煩,把所有材料加進去(豌豆就用生的),按下煮飯鍵也可以。
★母親說,不要買已經剝好皮的豌豆,自己剝皮的好吃得多。
事前準備
在300毫升的水中
加0.5小匙的鹽(標示的份量內)煮沸之後,加入豌豆煮到喜歡的硬度(大約2分鐘)。
關火之後靜置放涼。湯汁不要倒掉,用來煮飯。
作法
1 米洗好之後撈起來,靜置約10分鐘瀝乾水分。
2 把米放到電子鍋裡,加入煮豆水(份量不夠的話再加水)、酒,以及剩下的鹽,稍微拌一下,放上昆布後煮飯。
3 煮好後拿掉昆布,加入豌豆再翻拌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