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AZ疫苗正式開打!2張圖搞懂疫苗接種前、後注意事項 | 健康遠見
疫苗

AZ疫苗正式開打!2張圖搞懂疫苗接種前、後注意事項

AZ疫苗正式開打!2張圖搞懂疫苗接種前、後注意事項 陳時中指揮官今日赴台大醫院接種AZ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全台第一劑AZ疫苗正式開打!為加強民眾對疫苗信心,行政院長蘇貞昌、衛福部長陳時中於今日更赴台大醫院帶頭施打。不過,施打AZ疫苗前、後,有哪些事項要注意呢?一文帶你瞭解。

歐盟、WHO認為現階段AZ疫苗仍可施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今(22)日指揮中心臨時記者會上,就特別再次針對外界對於國際間傳出的AZ疫苗可能副作用、不良反應事件再度澄清。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張上淳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表示,歐盟及WHO皆表示疫苗並沒有增加血栓事件的發生風險;且亦無任何證據顯示有特定批號疫苗或特定國家製造場所與此不良事件有關。

至於,疫苗是不是可能與非常罕見的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間或合併出血)之不良事件有關,包含大腦靜脈竇血栓。目前歐盟至上週已經接種超過2千萬劑的AZ疫苗,但僅有18件出現上述情形。

故仍須持續密切觀察、監測及追蹤,收集更多證據才能幫助判斷有無相關性。不過,整體來說,歐盟及WHO都認為現階段AZ疫苗應該還是可以在各個國家進行施打。

歐盟及WHO針對AZ疫苗評估結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圖/歐盟及WHO針對AZ疫苗評估結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歐盟及WHO針對AZ疫苗評估結論》

˙疫苗預防COVID-19的處仍大於可能的不良作用所帶來之風險。

˙疫苗並無增加血栓不良事件整體風險。

˙並無證據顯示有特定批號疫苗或製造場所與此不良事件有關。

˙疫苗可能與非常罕見的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間或合併出血)之不良事件有關,包含大腦靜脈竇血栓。

陳時中舉2009年H1N1法、台差異,強調疫苗接種利大於弊

同時,陳時中指揮官也於今日記者會上特別舉例,2009年全球爆發H1N1疫情時,法國及台灣兩國對於H1N1疫苗接種率差異,對於疫情控制所造成的影響,來說明為何指揮中心認為疫苗接種利大於弊。

他提到,疫苗接種當然有一定風險存在,但很多並非直接相關,而是間接的情況。且沒有施打疫苗,其實它風險反而比較高,對人及社會的傷害是比較大的。

疫苗接種利大於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圖/疫苗接種利大於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疫苗接種 利大於弊》

法國:2009年全球爆發H1N1疫情,法國於實施H1N1疫苗接種早期,因1名醫師於接種疫苗後出現GBS(一種急性周邊神經病變),引軒大波,導致民眾緩打,接種率僅7.8%。該波H1N1疫情導致法國312人死亡,死亡率約為每百萬人4.8例。(統計至2010年9月1日)。

台灣:我國H1N1疫苗接種近25%,為全球第五,國內流行曲線隨疫苗開打急速下降,我國共49人染疫死亡,死亡約為每百萬人2.1例。(統計至2010年9月1日)

COVID-19疫苗接種前、後注意事項一次看懂

除了強調,COVID-19疫苗接種利大於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莊人祥發言人也於記者會上,進一步透過圖解方式,為大家詳細說明COVID-19疫苗接種前、後的相關注意事項。

COVID-19疫苗接種前注意事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圖/COVID-19疫苗接種前注意事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COVID-19疫苗接種前注意事項》

˙對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或先前接種疫苗劑次發生嚴重過敏反應者不予接種

˙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度疾病者,宜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

˙服用避孕藥與接受荷爾蒙治療者,建議先暫緩接種

˙本疫苗不得與其他廠牌交替使用,也不得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並應與其他不活化疫苗間隔至少14天,與其他活性減毒疫苗間隔至少28天,如小上述間隔,各該疫苗無需再補種。

˙免疫功能低下者(含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者),免疫反應可能減弱。

˙孕婦若為高感染風險者,可經醫師評估是否接種

˙哺乳中的婦女為建議接種之風險對象(如醫事人員),接種COVID-19疫苗後仍可持續哺乳

COVID-19疫苗接種後注意事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圖/COVID-19疫苗接種後注意事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COVID-19疫苗接種後注意事項》

˙接種後於接種單位或附近休息30分鐘後再離開。

˙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血藥物或凝血功能異常者,施打後於注射部位加壓至少2分鐘,並觀察是否仍有出血或血腫情形。

˙接種後可能發生接種部位疼痛、紅腫,其他可能反應包含疲倦、頭痛、肌肉酸痛、體溫升高、畏寒、關節痛及噁心,這些症狀隨年齡增加而減少,通常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

˙接種後可能有發燒反應(≧38°C),約48小時可緩解,如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暈眩、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曾接種疫苗,同時請醫師通報。

˙接種後若14天內出現呼吸困難、胸痛或腹痛、四肢腫脹或冰冷、嚴重頭痛或疼痛加劇、視力模糊、持續出血、皮膚出現自發性淤青、紫斑等症狀,應立即就醫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