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黃耆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指防止精神緊張)、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
詩詞裡的藥草
夜眠不穩憂為池,今年閏早春氣遲。
牆根隙地稍可埤,初植防風種黃耆。
萊州石鼎青琉璃,地壚宿火風鳴枝。
對君長語清未疲,外輕內順生理宜。
— 宋.晁補之《題李偁推官頤齋》
註釋
① 埤:ㄆㄧ ˊ,增種藥草。
本詩中講到:晚上睡覺的時候因為擔心冷凍的池水不能使用而徹夜不眠,因為今年是閏年,立春較早,但是春天溫暖和煦的氣息反而姍姍來遲。牆根下空著的那塊田可以稍稍開墾增種一些藥草,第一次可以播種防風和黃耆這兩味常用的中藥,以備不時之需。
看著院中萊州所產的石鼎和青色的琉璃瓦,它們都是用黑色而堅硬的土經過徹夜不熄的火燒製而成,仿佛還能夠聽到那浴火的枝條發出的風鳴之聲。我不知疲倦地用這些單純的言語勸說你,想讓你知道,身邊的環境輕鬆了,體內的氣機順暢了,才符合養生之理。
由此可見,詩人自種的黃耆是平時用於保健防病的常備藥,並且強調情志調節對養生的重要性。
民間流傳著「常喝黃耆湯,防病保健康」的順口溜
經常用黃耆煎湯或泡水代茶飲,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中醫學認為,黃耆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固表、托毒排膿、利尿、生肌等作用,適用於氣虛乏力、久瀉脫肛、自汗、水腫、子宮脫垂、瘡口久不癒合等症。
《本草經疏》記載黃耆:「功能實表,有表邪者勿用;能助氣,氣實者勿用;能內塞,補不足,胸膈氣閉,腸胃有積滯者勿用;能補陽,陽盛陰虛者忌之;上焦熱盛,下焦虛寒者忌之;病人多怒,肝氣不和者勿服;痘瘡血分熱甚者禁用。」提到了服用黃耆的諸多禁忌,在使用時應當留意。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黃耆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指防止精神緊張)、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
防病藥茶方
黃耆紅棗茶
適合有脾虛食少、面色萎黃、神疲乏力、氣短汗出等症狀的人群飲用。
材料/黃耆片九片,紅棗三枚。
做法/紅棗洗淨,去核,切絲,與黃耆片放入壺中,沖入適量開水,加蓋悶五分鐘,即可品飲。
功效/本藥茶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健脾養血的功效。
圖/黃耆杞菊茶,幸福文化出版提供。
黃耆杞菊茶
適合氣虛乏力、面色萎黃、口渴內熱、眼目昏花、頭痛失眠的人群飲用。
材料/黃耆片九片,枸杞子九粒,菊花六朵。
做法/將上述材料放入茶壺中,沖入適量開水,加蓋悶五分鐘,即可品飲。
功效/本藥茶具有補氣固表、養陰益精、平肝明目的功效。
(本文作者為浙江省中醫藥研究院主任中醫師;原文刊載於陳永燦《防病藥茶:常喝100種傳統藥草茶,喝出免疫力與自癒力》/幸福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