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霸凌暴力影響深遠!荷蘭研究:加害人未來物質濫用機會高 | 健康遠見
壓力

霸凌暴力影響深遠!荷蘭研究:加害人未來物質濫用機會高

【專家觀點】
霸凌暴力影響深遠!荷蘭研究:加害人未來物質濫用機會高 霸凌暴力影響深遠!荷蘭研究:加害人未來物質濫用機會高。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exels

近年來校園霸凌事件頻傳,有的還將施暴過程錄影,上傳網路供人觀賞,殘忍、誇張的行徑連民眾都看不下去,主動報警處理。

所謂「霸凌」係指一個學生常被一個、多個學生欺負、騷擾,或者被鎖定成為出氣筒,簡單來說就是孩子之間惡意欺負的情形。

一般而言,霸凌可分為肢體霸凌(打、推和踢等)、言語霸凌(取綽號、嘲笑、辱罵與恐嚇等)、關係霸凌(排擠、造謠等),及網路霸凌(社群留言、電子郵件、簡訊等)。霸凌雖有不同形式,但核心都是蓄意、攻擊、重複及失衡的權力關係。加害人學會用權力和攻擊去控制別人,而受害人則是陷入虐待的關係,始終無法逃脫。

長期遭受霸凌的孩子傾向有社交、情緒和身體方面問題

以往文獻證實,長期遭受霸凌的孩子傾向有社交、情緒和身體方面的問題。被害人常會表現較幼稚、過於依賴大人、社交不成熟,導致人際孤立或懼學。

此外,總是感到焦慮、緊張、害怕、悲傷與憂鬱,抱怨身體不舒服,無精打采,食慾欠佳,晚上無法睡好,甚至出現自殺、死亡的意念,而這些症狀有可能一直持續到成年期。

不只被害人身心傷害大,霸凌對加害人同樣影響深遠

值得注意的是,一份前些時候發表在國外知名期刊《小兒科》(Pediatrics)的報告指出,霸凌對被害人的身心傷害很大,對加害人同樣也是影響深遠,霸凌他人的孩子長大似乎較容易變成癮君子。

該研究由服務於荷蘭格羅寧根(Groningen)大學的發展心理學家夏洛特˙芙萊恩(Charlotte Vrijen)博士所主持,其領導的團隊透過文獻回顧的方式,企圖確認兒少霸凌和物質濫用之間的關聯性。

在針對28篇符合條件的論文(註:總樣本數高達28500人)進行整合分析後發現,相對於未曾霸凌他人的孩子,具霸凌經驗者未來有物質濫用(註:毒品、酒精與菸草)行為的機率明顯會高出許多。

探究原由,研究者認為霸凌他人的兒少,本身情緒管理與衝動控制能力會較差,朋友往往也偏複雜,在耳濡目染下很容易跟著用。

另一種解釋則是他們的家庭或許有問題,可能是父母管教過於嚴厲,還是未能以身作則,進而讓孩子有樣學樣。但不管如何,霸凌的受害人與加害人都是校園心理健康工作的重點,積極介入輔導有其必要性。

對於霸凌者的因應策略,專家建議先讓孩子了解霸凌為何,強調這樣的舉動是違法且不被允許的。再來是教導及示範正向的社會技巧,如接納、關懷與尊重,且當孩子表現出所期待的行為時,應馬上給予肯定與鼓勵。

而家長也要和學校密切合作,必要時尋求心理衛生專業(如精神科醫師、心理師)的協助,如此方能避免積重難返的發生。

(本文作者為法務部矯正署高雄戒治所臨床心理師)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