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這波疫情來得又急又猛,雙北已進階到第三級警戒,其他縣市也多以「準三級」規格備戰。近來,疫情以每天破百例的速度進展,令人憂心很快要進到宛如「封城」的第四級警戒。如果真的「封城」了,我該做何準備?
台灣新冠疫情來得又急又廣,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提醒大眾:「抗疫相對是要一個時間的,強度是需要拿捏的,不是愈強愈好」,宣告著大眾要有「長期抗疫」的概念,並且不恐慌、凝聚「抗疫精神」。
圖/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怎麼樣能夠不恐慌?或許只能盡可能做好準備。
今天是台北市、新北市進入三級警戒的第二天,新增確診案例再度破百,指揮中心表示新增案例連續破百14天且一半以上感染源不明,將會進行封城。在全民抗疫的情況下,並不一定走到這一步,但物資盤點倒是可以先預演。
好緊張!我有接觸過或確診了怎麼辦?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遠見》整理常用藥品名單與防疫守則,與你一起長期抗疫。
【防疫需求】
▲ 體溫計:感到不舒服時自主量測體溫,如體溫超過38度,並有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可撥打1922依指示就醫。
▲ 75%酒精:酒精濃度介於70-78%就有良好的殺菌消毒效果。此外,含氯漂白水(濃度500ppm)稀釋100倍,也可用於居家滅菌。
▲ 口罩:外出補給時,必須配戴。
【常用藥品】
圖/在醫療量能吃緊的狀況下,盡量備些常備藥應急。shutterstock
▲ 慢性病處方藥:目前醫療院所門診降載,慢性病病友可憑醫師連續處方箋,到社區「健保藥局」領藥,或是到部分醫院所增設的慢籤「院外領藥服務窗口」。
▲ 胃腸藥:有三種類型,分別是胃藥(制酸劑)用來緩解胃酸過多;整腸藥幫助消化的酵素或益生菌之類;止瀉藥則可減緩腹瀉症狀。
▲ 生理食鹽水:用於外傷沖洗傷口。
▲ 優碘:外傷經過生理食鹽水沖洗後,使用優碘殺菌,再使用生理食鹽水沖洗掉優碘,覆蓋敷料。
▲ 外傷輔助用品:棉棒、敷料(紗布/OK蹦/人工皮等)、繃帶。
▲ 止癢藥:抗組織胺和類固醇藥膏,用於舒緩蚊蟲咬傷或過敏發癢。
▲ 燙傷藥:國外封城經驗顯示,過去不熟悉烹飪的族群,常會遇到廚房小意外,屬於疫情期間較易忽略的備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