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持續延燒!面對台灣確診人數屢創新高、確診者遍地開花的現況,也讓民眾對於個人防疫工作更加重視。除了勤洗手、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外,怎麼戴好口罩、防堵病毒入侵,也再度成為全民關注的議題。《健康遠見》特別幫整理一系列口罩使用須知,分享給大家!
口罩戴對才有效!正確配戴口罩4步驟
想要確保口罩發揮防護效果,除了購買口罩時建議選購通過經濟部標檢局檢測標準的商品,品質較有保障外。衛生福利部提醒,民眾也應注意以下正確配戴口罩的4步驟。
一開:
打開口罩包裝時,應先檢查口罩有無破損或缺陷,耳帶(鬆緊帶)是否穩固,若有異狀應避免使用。
二戴:
記得口罩通常有顏色,或有鼻樑片的一面為外層,配戴時要將外層朝外,鼻樑片在上方才正確。確認正反面正確後,將口罩兩端的鬆緊帶掛上耳朵,鼻樑片固定在鼻樑,口罩拉開到下巴。
三壓:
接著輕壓鼻樑片,讓口罩與鼻樑密合。並視個人臉型大小調整鬆緊帶長度(可將耳帶兩側分別打結),來維持口罩與臉部的密合度。
四密:
檢查口罩和臉部內外上下是否密合。同時可以拉緊口罩兩側,確保有貼合肌膚。
用過口罩等同「超級感染源」,5叮嚀非知不可
除了了解怎麼正確配戴口罩外,另外要提醒大家,正因為配戴口罩的目的,在於為口鼻隔絕外界的病菌。因此,口罩一經使用後,民眾應把它當作「超級感染源」對待!並注意以下5個叮嚀:
1. 非必要不要觸摸口罩外層:
無論是吃飯、喝水,取下口罩時,要留心避免接觸內外層的飛沫與病菌。建議大家可從耳掛處取下,以減少病菌接觸的可能。每次接觸口罩後,也最好能以酒精、乾洗手清潔手部,以維持手部清潔。
2. 口罩暫時取下後應正確放置:
若當日需重複使用,口罩取下後不要任意放在桌上、包包、口袋等處。建議可用乾淨的口罩夾,或乾淨的衛生紙墊在桌面,將口罩外層朝上放置於衛生紙上包起,並切記避免口罩內外面相互接觸。重新戴上口罩後,也應把使用過的衛生紙丟棄,並洗手、落實手部清潔。
3. 醫用口罩僅供一次性使用:
醫用口罩僅供一次性使用!為發揮最佳防護效果,建議民眾在口罩沾有大量汗水、汙漬時就應拋棄,重新取新的口罩使用。
且每次取下丟棄時,除注意避免接觸口罩外層、沾染覆著於上的病菌,也建議大家將口罩有顏色一面向內折,把沾有病菌的外層包起後再丟至垃圾桶。
如果身邊沒有垃圾懂,則可將使用過的口罩放入塑膠袋中封好,以減少病菌擴散。切記取下口罩後一定要洗手或落實手部清潔。
4. 出入醫療院所後口罩應立即丟棄:
若是癌症、洗腎等有特殊醫療需要,在敏感時機仍必須前往醫療院所的民眾,因醫事場域出入民眾較多、複雜。
加上上述族群本身免疫力可能較常人來的低,因此建議出入醫療院所時,切記配戴全新的醫療口罩。並於離開醫院後立即丟棄,清潔、消毒雙手後取用新的口罩更替較佳。
5. 配戴接觸口罩前後應落實手部清消:
無論是配戴、取下口罩前都建議以肥皂,或是酒精、乾洗手清潔雙手。以免手上的細菌污染口罩,或是手部不小心接觸留在口罩上的病菌,又到處亂摸而增加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