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疫情仍嚴峻!今(24)日同樣有校正回歸的個案256例,以及新增的334例本土確診病例,今日公布的本土案例總共為590例。疫情指揮官陳時中也於記者會上表示,研擬延長第三級警戒,確切時間還未定。
陳時中指出,從確定病例的發病趨勢,可以看到疫情高峰好像已經到某個點。不過,如果從校正回歸後趨勢來看,疫情趨勢比較屬於維持一個平穩的情況。他表示,從目前數據看來,染疫高峰大約落在5月17日。
所以,從這兩個現象來看,指揮中心認為,把校正回歸案子收集更完全,比較能夠對未來的趨勢做精確研判,希望能在這禮拜把這些陸續歸定位。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全台防疫第三級警戒5/28截止?陳時中:專家建議延長
同時,陳時中於記者會上也提到,關於全台防疫第三級警戒部分,原本指揮中心宣布進行至5月28日,但因專家已建議要延長時間,因此目前指揮中心正在研議中。
兩週累計3657本土病例!確診個案中一週內17人不幸逝世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統計從今(110)年5月11日至今24日,14天已累計有3657例本土病例!從此波疫情爆發至今,短短一週確診個案中已有17人不幸逝世。
《確診個案中不幸逝世人數》
5月24日:6人逝世。
5月23日:6人逝世。
5月22日:2人逝世。
5月20日:1人逝世。
5月18日:2人逝世。
5/24新增6例死亡個案,多為60歲以上染疫者
案1860:為70多歲女性,有胃癌等慢性病史,5月14日採檢,17日確診,19日死亡。
案2476:為70多歲男性,有扁桃腺惡性腫瘤等慢性病史,5月17日出現發燒症狀並就醫,19日確診,21日死亡。
案2720:為60多歲男性,5月15日出現咳嗽症狀,16日自行就醫採檢,20日確診,22日死亡。
案2825:為60多歲男性,有高血壓、肝硬化等慢性病史,5月17日出現發燒症狀, 20日確診,22日死亡。
案4162:為60多歲女性,有糖尿病、慢性B型肝炎等慢性病史,5月21日有肌肉痠痛、呼吸困難、肺炎等症狀,21日採檢,22日死亡,23日確診。
案4284:為60多歲男性,有萬華區活動史,5月22日死亡並通報採檢,23日確診。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新增之334例本土病例,雙北、桃園市確診數排名前三位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334例本土病例,為157例男性、17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1)年5月10日至5月23日。
個案分布以新北市177例最多(以板橋區43例為多),其次為台北市99例(以萬華區38例為多),桃園市19例、彰化縣12例、基隆市及台中市各7例、高雄市5例、屏東縣及台南市各3例、南投縣及新竹縣各1例。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今日校正回歸256例本土病例,個案仍以台北市、新北市最多
校正回歸個案256例中,為157例男性、9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4日至5月22日。
個案分布以台北市148例最多(以萬華區76例為多),其次為新北市99例(以板橋區34例為多),桃園市6例、苗栗縣2例、台中市1例。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確診者中關聯不明有101例、疫調中105例
綜上所有個案,其中萬華活動史相關200例、茶藝館相關34例、某社團相關6例、某水果商相關6例、其他已知感染源138例、關聯不明101例、疫調中105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減少不必要移動、落實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