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小時候我經常耍賴央求媽媽,「人家想喝玉米湯啦!」要是我在媽媽忙的時候提出要求,她也曾經這麼說:「欸,好麻煩哦,今天先忍耐一下吧。」長大之後,朋友說:「我媽都是早餐時三兩下就煮好了耶。」竟然有這種事!(本文摘自《是媽媽教我成為美食家》,作者為佐藤敦子,以下為摘文。)
小時候最喜歡玉米湯了,到現在還是很愛。我經常耍賴央求媽媽,「人家想喝玉米湯啦!」
要是我在媽媽忙的時候提出要求,她也曾經這麼說:「欸,好麻煩哦,今天先忍耐一下吧。」當媽媽嫌麻煩不肯弄給我吃的時候,我就會在超市裡自己抓了沖泡式的玉米湯硬是丟進購物籃裡。
有一次我拜託媽媽,「我也會幫忙啦,拜託今天煮玉米湯嘛。」於是我幫忙融化奶油,加入麵粉慢慢炒。這個步驟要是偷懶,麵粉會結塊,最後做出來的湯就不好喝。但小孩子沒辦法耐著性子好好攪拌,媽媽看到我隨便攪拌幾下,便說:「你這樣不行啦!給我!」說完就拿走我手上的木匙。
平常看到我幫忙總會開口稱讚「你好棒哦!」的媽媽,卻無法容忍湯裡還有麵粉小顆粒,認為這樣有損媽媽的尊嚴嗎(笑)?
因為種種緣故,長大之前我從來沒自己嘗試做過玉米湯。
長大之後,有一次到朋友家玩,聊起這件事,朋友說:「我媽都是早餐時三兩下就煮好了耶。」竟然有這種事!朋友的媽媽也很快地煮了玉米湯請我喝。
我喝了一口,內心暗道:「好吃耶!嗯,但好吃歸好吃,總覺得哪裡不太對,還是不太夠味……」沒錯!因為省略了母親堅持(笑)用奶油炒麵粉的那個步驟,這碗玉米湯喝起來稀稀的。
原來媽媽不惜訓斥女兒也要堅守的原則就是這不容妥協的美味呀~
我當下還是很乖巧地謝謝朋友的母親,「謝謝您,很好喝。」回到家之後,我立刻拜託媽媽,「教我做玉米湯!」看到我一進門就這麼說,媽媽似乎嚇了一跳,但隔天還是去買了材料教我做。
當時因為耐著性子慢慢炒過麵粉,才能做出好喝的玉米湯。
圖/玉米湯的主角。
我想起小時候全家人經常到鄉下旅行。雖然是鄉下,有間餐廳常會有些時髦的菜色,我們都會到那間餐廳吃午飯。那時候我點了菜單上的「濃湯」,結果濃湯的確是濃湯,卻是馬鈴薯濃湯(而且是冷的,應該是「青蒜馬鈴薯冷湯」〔Vichyssoise〕吧。現在雖然常見,但當年並沒那麼普遍)。
我原先看到「濃湯」,想像的是玉米湯,結果喝了一口嚇一大跳!「怎麼都不甜!」一碗湯我沒喝幾口,後來都是爸爸喝掉的。
現在我超喜歡青蒜馬鈴薯冷湯,但當年還是小孩子的味覺吧。
一旦忙起來,忍不住很多地方都會想偷懶,但我現在學會了有些地方偷懶無所謂,有些地方則一點都懶不得。話說回來,到了這把年紀還對於自己曾經挨罵的印象如此深刻,想必當時媽媽一定罵得很兇吧(笑)。
玉米湯準備材料
(早餐用的湯杯4至5人份)
● 洋蔥 1/2顆(約100公克)
● 含鹽奶油 滿匙1大匙左右(15公克)
● 低筋麵粉 0.5大匙再多一點,隨個人喜好
● 水 1/2杯(100毫升)
● 鮮奶 1杯(200毫升)
● 罐頭玉米醬 1罐(190公克)
● 高湯塊 1/2塊
● 鹽、胡椒、荷蘭芹 適量
圖/堅持的美味。
TIPS
★我喜歡一次做多一點,隔天早上還可以配麵包吃。
★如果特別喜歡玉米的話,材料中也可追加罐頭玉米粒。
★家裡要是有鮮奶油,盛好要吃之前稍微加一點,更添濃醇風味。
作法
1. 洋蔥切成細末。
2. 在鍋子裡加入洋蔥末和奶油,以小火加熱,用木勺慢慢拌炒到洋蔥變得透明。
3. 在步驟2裡撒入低筋麵粉,以小火邊攪拌邊慢慢炒。
4. 當步驟3炒到麵粉包裹住洋蔥外層之後,先將鍋子從爐火上移開,加水充分攪拌,再加入鮮奶、玉米醬,充分攪拌均勻。
5. 將步驟4以小火加熱,加入高湯塊後攪拌均勻。
這個步驟要是偷懶沒拌勻,在鍋底的麵粉就會結塊,最後煮出一鍋上層澄清但底部黏稠的玉米湯,因此慢慢攪拌也無妨,但千萬別停下來。
6. 待步驟5煮滾後用鹽和胡椒調味,然後關火。
7. 將湯盛裝到容器裡,依個人喜好撒點荷蘭芹細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