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義敵不過人性自私,COVAX頻遭逢挫敗。」上月底《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強調。身為全球疫苗典範的COVAX,自印度出現嚴重疫情、暫停疫苗出口後,僅拿到7700萬劑的疫苗,這之間到底發生什麼問題?
COVID-19疫苗全球取得機制(以下簡稱COVAX)是由世界衛生組織、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及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CEPI)共同領導。目前全球約有190國參與,而台灣也在其中。
COVAX主要確保疫苗能夠公平地被分配。然而立意良善的精神,現實卻很骨感。去年希望能在2021年底可提供,並分配20億劑疫苗給已簽約的國家,以覆蓋其20%的人口。
但目前COVAX僅運送7700萬劑疫苗。這個數字,不僅遠低於5月底前要達成運送2億3800萬劑的目標之外,更僅佔全球已交貨17億劑疫苗的4%。
圖/GAVI提供。
問題一〉資金缺口龐大,不足提供免費疫苗給窮國
COVAX的最初構想是,富裕國家將從COVAX購買,足夠可供國內至少10%人口施打的疫苗劑量,且還要捐款給COVAX,這樣一來就能夠幫助92個貧窮國家免費取得疫苗。
換句話說,要讓COVAX發揮作用,必須有夠多的富國購買COVAX,才能進一步幫助窮國獲得疫苗。
問題就出在許多富國早已和輝瑞、莫德納等開發疫苗公司,達成雙邊協議,取得大多數的疫苗。連帶使得COVAX在早期階段並沒有太多餘裕的資金,購買足夠的疫苗劑量。
現況難以讓COVAX在2021年底前,達成覆蓋每個低收入國家20%的人口。然而,要實現這一目標,COVAX還需要再籌集26 億美元。
全球疫苗免疫聯盟發言人則表示,「到了6月,COVAX需要比目前獲得的資金高出至少16億美元,才有辦法訂到今年和明年初的疫苗。否則又會再像去年一樣,疫苗都被富裕國家搶走。」
圖/取自GAVI粉絲專頁。
問題二〉印度疫情嚴峻,連帶影響疫苗供應
「疫苗、製造它們所需的原料,仍然供不應求,」解釋性新聞《VOX》報導指出。且加上富國購買大量的早期疫苗供應。
全球最大疫苗生產商、身為Covax主要供應商的「印度血清研究所」(Serum Institute of India),曾承諾提供2億劑疫苗。但就在先前印度本土疫情嚴峻、僅有3%國民完全接種疫苗下,暫停所有疫苗的出口,轉而優先給國內使用。預計要到今年第三季才會恢復交貨。
然而,印度疫苗出口臨時喊卡,無疑重挫COVAX對窮國疫苗的配送計畫。且全球疫苗免疫聯盟表示,「今年2-5月間,印度血清研究所應交付逾1.11億劑,主要用於非洲和亞太地區等國家。但截至上月25日,該製造商僅通過COVAX分配約3000萬劑。」
「印度血清研究所交付延誤、疫苗生產能力侷限、資金匱乏,以及疫苗民族主義等等,都是COVAX計劃難以實現的原因。」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指出。
圖/GAVI提供。
問題三〉需要富國分享疫苗
《路透社》上月中報導,WHO希望有更多國家追隨瑞典、法國,將其國內優先族群都完成疫苗接種後,能夠捐贈部分疫苗給COVAX,以幫助解決不同國家之間疫苗施打率差距問題。
「Covax需要富國來分享疫苗,」《VOX》報導強調。且根據美國CDC的數據顯示,美國還約有7300 萬劑疫苗庫存。而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估計,到今年7 月,美國可能會有至少 3億劑剩餘疫苗。也就是說,每個符合條件或即將符合條件的美國人都可以接種疫苗,還剩下3億劑,其中也包含兒童。
WHO高級顧問艾爾沃德(Bruce Aylward)也呼籲富國應該採取如瑞典政府的行動,在其人口的30% 以上完全接種疫苗後,該國決定捐贈100萬劑疫苗。強調應以富國優先施打對象為主,可將剩餘疫苗捐出。否則,窮國能夠拿到疫苗的時間,只會不斷地往後推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