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聽說台灣確診者的病毒株是Delta病毒,包括對應的戒備上升、各種準備動作都升級了,為什麼Delta病毒那麼可怕?
關於此點,我覺得大約可以分成幾大部分來談:
一、感染率上升
二、疫苗的施打覆率需更高
三、Delta變異點,使傳染率上升
四、症狀改變
一、感染率上升
如我圖中顯示的,傳統病毒株感染率大約落在2.5~3,Alpha變異株,其實傳染率已經提升了(約3.75~5),但Delta變異株,竟然可以高達5~6。英國預測Delta變異株可以比Alpha高40%傳播能力,所以,一但Delta變異株進到社區(如同目前看到的新聞),我們必須面臨最殘酷的問題是,倘若沒有守住,那擴散率是相當高的。我想離完全解封之路,又再更加漫長了……。
圖/Delta變異株與過去其他病毒株比較。陳欣湄。家醫科女醫師日常提供
二、疫苗的施打覆率需更高
再來第二的問題,也是唯一能做的的主動方法,依靠疫苗造成的群體免疫。群體免疫是指一地區大部分人,對疾病已有免疫力,因此可讓傳播速度下降。然而,群體免疫最直接關連的就是病毒的傳染率,因此傳統病毒株感染率較低,疫苗覆蓋率約67%,然而隨著傳染力上升,Delta變異株疫苗覆蓋率需高達83% ,反觀現在疫苗覆蓋率,確實需要憂心。
圖/Delta變種病毒如何影響群體免疫效力?陳欣湄。家醫科女醫師日常提供
三、Delta變異點,使傳染率上升
這個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問題,為什麼Delta變異株那麼可怕?變異株意思,就是病毒株有突變點,而剛好Delta病毒株的變異點,可以讓病毒更加容易的接合在ACE-2 接受器上,因此更加快速的感染、複製更多的人。
圖/Delta變異點,使傳染率上升。陳欣湄。家醫科女醫師日常提供
四、症狀改變
這是臨床上醫師很擔憂的點,新冠肺炎確診的麻煩之一,就是臨床症狀跟感冒太過相似,EX:發燒、喉嚨痛、拉肚子。後來專家發現COVID的特殊症狀「嗅覺喪失」,成為醫療人員相當重視診斷的訊息,但Dleta病毒的臨床症狀竟然也有改變。
最經典的「咳嗽、嗅覺喪失」,變換成了「頭痛、喉嚨痛、流鼻水」,這樣病毒更難被發現了……。
Delta病毒株大約是去年10月開始在印度出現,英國已經施打疫苗有一段時間,然而當此變異株進入英國,瞬間成為佔比最高的病毒株。甚至,目前更加令人擔憂的是,似乎疫苗對此病毒株的保護力,在只施打一劑,比過去其他病毒的保護來的差。相信已經有很多專家,都開始在討論Delta變異株,這不是偶然,而是確實相當令人擔憂的現象。
台灣已經有個案發現是來自Delta變異株,大家都要提高戒備!呼~做投影片跟寫文章搞了好久...,寫了這麼久,只希望大家能花一點時間閱讀,好讓你我都有心理準備,『疫情尚未穩定!』。真的不是見到二字頭就等於好轉了…… ,乖乖待在家裡才是上策唷!
※本文由陳欣湄。家醫科女醫師日常授權提供,原文請點此。
更多內容請至【臉書粉絲團:陳欣湄。家醫科女醫師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