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擴大 COVID-19 疫苗接種對象後,在透析室查房也多了許多和病人家屬討論是否適合打疫苗的對話討論。
大家不外乎是對於 AZ 疫苗可能會造成血栓很擔心,尤其在媒體的大幅報導渲染之下,更是讓人覺得這個疫苗不良反應的發生機率很高!
「打疫苗的副作用好可怕,該不該打?」
面對此問題,應該回歸理性分析,讓統計數字來說話!
圖/打疫苗有副作用嗎?張維文醫師提供
根據成大醫院感染科蔡進相醫師與國衛院郭書辰醫師的分享,打 AZ 疫苗後,出現大家聞之色變的血栓併血小板低下之機率為百萬分之10;然而,懷孕期間也會增加血栓風險,發生機率為百萬分之760以上。
兩相比較,懷孕得血栓的風險比打 AZ 疫苗來得高出許多!
如果對於「懷孕可能會血栓」,你的態度是:「那個發生機率很低,週遭那麼多人懷孕,沒聽到有人發生啊~」那就更不用擔心害怕打 AZ 疫苗的血栓風險!
面對此不良反應,正確的態度應是小心謹慎:在打完疫苗的 28天內,對於持續性頭痛、腹痛、單側腳腫、或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應高度警覺,有上述症狀要立即就醫,並主動告知近日有施打過疫苗,只要早期發現早期診斷,血栓併血小板低下是可以治癒的!
在美國,沒打疫苗,因新冠肺炎而死亡的比率為百萬分之915,是不是要因發生率低的疫苗不良反應而不敢打疫苗,反而讓自己暴露在可能會致命的高染疫風險中,箇中權衡,端視讀者們的個人考量了~
至於許多民眾引頸盼望的莫德納疫苗與輝瑞疫苗,雖沒有血栓事件傳出,但反而可能會造成顏面神經麻痺(莫德納:百萬分之 198、輝瑞:百萬分之 105)或心肌炎(根據美國CDC統計,主要好發在男性青少年與16歲以上年輕人)。
還是那句老話,沒有最好的疫苗,各家疫苗從研發至廣大施打也才一年,沒人敢說它們是百分百完全沒有副作用的,然而考量到感染COVID-19會帶來諸多併發症甚至死亡,新冠疫苗提供的保護力好處遠大於接種不良反應發生率,各國政府、各醫學會,還是都建議符合資格的民眾接種。
目前能打得到的疫苗,就是最好的疫苗!
※本文由張維文醫師授權提供,原文請點此。
更多內容請至【臉書粉絲團:張維文醫師】 、【部落格:張維文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