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FDA似乎對針對β-類澱粉蛋白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藥開啟綠燈,百健和衛采合作研發的治療阿茲海默症藥物「Aduhelm」才在6月7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 FDA ) 以「加速通過」(Accelerated Approval)的方式取得上市許可。
百健、衛采阿茲海默另一款新藥「Lecanemab」23日獲得FDA指定為突破性療法(Breakthrough Therapy),美國禮來公司(Eli Lilly and Company)24日在官網發布消息稱,FDA授予該公司藥物Donanemab突破性療法的認定,本月FDA一口氣批准三款阿茲海默症藥品,過去18年未見通過任何一款新藥。
突破性療法認定目的是在加速開發和審評治療嚴重、罕見的、威脅生命的疾病的創新藥品,使研發廠商能夠獲得FDA更密切的指導,並有望獲得優先審查的資格。FDA有另外三種快速審查的機制,包括 「優先審查」(Priority Review)、「加速通過」(Accelerated Approval)、「加速資格」,6月7日FDA批准的「Aduhelm」藥品就是以「加速通過」方式通過。
禮來新聞稿同時指出,禮來計畫在今年晚些時候,使用加速批准(Accelerated Approval))通道,向FDA遞交Donanemab的生物製品許可申請(BLA)。
β-類澱粉蛋白(β-amyloid)斑塊是在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中的一種生物標誌。多年來,β-類澱粉蛋白理論一直是阿茲海默症研究的重要假說,但基於該假說的藥物研究出現過一長串失敗的案例。
百健和衛采合作研發的Aduhelm是自2003年來第一款得到FDA批准的阿茲海默症新藥,可清除阿茲海默症早期患者腦部沉澱物β-類澱粉蛋白,以避免其繼續破壞患者的認知功能,包括記憶喪失和照顧自我的能力,相對於現有的治療方法,該藥物具有顯著的治療優勢。
衛采與百健合作研發的Aduhelm、Lecanemab和禮來研發的藥物Donanemab一樣,三者都是一種單克隆抗體,與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中類澱粉蛋白沉積中的β-類澱粉蛋白結合,從而促進患者大腦中β-類澱粉蛋白沉積的清除。
根據衛采官網新聞稿指出,Lecanemab該藥的審查期間將從原本的 10 個月縮短至 6 個月,目前正進行最後階段的臨床實驗,最快在 2022 年度(至 2023 年 3 月)內就會申請使用許可。
Lecanemab 是日本衛采從 2007 年投入研發的阿茲海默治療藥物,而自 2014 年起,已針對早期阿茲海默患者們實施第二期臨床實驗,以探尋該藥物的有效性。
根據衛采說法,Lecanemab第二期臨床實驗觀察到在投藥量較多的患者身上,約有8成比例的β-類澱粉蛋白分子大幅減少,可減少輕度阿茲海默症患者腦中的蛋白斑塊。而即使症狀惡化,和沒有投藥的患者相較,也有 3成比例可獲得控制。
治療早期阿茲海默症的第二期臨床實驗研究中取得積極結果,今年三月,該藥物已經完成在早期阿茲海默症患者中的第三期臨床試驗Clarity的患者註冊,今年五月開展第三期臨床實驗(代號:AHEAD 3- 45)研究。
這回獲得 FDA 突破性療法的認定,除了審核時間得以縮短之外,在藥廠提出使用許可的申請之前,還能從 FDA 得到相關建言等好處。
衛采目前正在日本、美國、歐洲等地進行最後階段的臨床實驗,預估可在 2022 年 9 月之前取得成果。而在那之後,也將確認數據的有效性,最快在 2022 年度內就有可能進入使用許可的申請階段。
圖/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有關禮來的Donanemab,根據禮來的官方資料,Donanemab是一款與β-類澱粉蛋白亞型N3pG(一種修飾類型的β-類澱粉蛋白)結合的單克隆抗體,是一種靶向N3pG的研究性抗體藥物。該藥物的第二期試驗TRAILBLAZER-ALZ 研究了 Donanemab 對早期有症狀阿茲海默症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
FDA對禮來的Donanemab這一突破性療法認定的授予是基於該藥物在第二期臨床試驗TRAILBLAZER-ALZ中的臨床證據。今年3月13日,禮來在第15屆國際阿茲海默症與巴金森症會議上公布了TRAILBLAZER-ALZ II期臨床試驗的結果,這一臨床試驗的資料已經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
在這項臨床試驗中,研究人員使用了稱為整合阿茲海默症量表(integrated Alzheimer’s Disease Rating Scale, iADRS)的評估指標來對患者的認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進行綜合的評估。
試驗結果顯示,接受治療76周後,接受Donanemab治療的患者iADRS評分降低幅度比安慰劑組減少了32%(p=0.04),達到了試驗的主要終點。
同時,正子掃描(PET)影像顯示,Donanemab能夠迅速清除患者大腦中的β-類澱粉蛋白沉積。在接受治療6個月後,40%患者的正子掃描檢測呈陰性,意味著他們大腦中β-類澱粉蛋白沉積的水準和健康人沒有顯著區別。在接受治療18個月之後,68%的患者達到了正子掃描檢測為陰性的水準。
禮來方面強調,正在進行的隨機、安慰劑對照、雙盲、多中心第三期臨床試驗研究TRAILBLAZER-ALZ 2 ( NCT04437511 )也正在評估Donanemab 的安全性、耐受性、有效性、療效。
預期中禮來Donanemab的申請似乎給FDA帶來了另一個挑戰。禮來公司首席財務長Anat Ashkenazi表示,禮來公司正在與FDA進行討論, FDA可能會繞道而行,向公司提供鼓勵。挑戰源於 Donanemab 和 百健Aduhelm 的資料量之間的差異。
雖然百健未能達到傳統批准的標準,但它試圖生成所需的資料,並以此構建了一個包含 3,000 多個受試者的安全資料庫。禮來擁有不到 500 個受試者的數據。
阿茲海默症因為發病機制不明確,相關藥物研發一直被視為「死亡之谷」。禮來在該疾病領域摔了幾次跟頭,如2016年,禮來的另一款阿茲海默症在研藥物Solanezumab的Ⅲ期臨床因未達到主要臨床終點而宣告失敗;2018年6月,禮來宣布,其和阿斯利康停止口服β分泌酶裂解酶(BACE)抑製劑Lanabecestat治療阿茲海默症的全球3期臨床試驗,數千萬到上億美元的研究投資都丟到大海去。
阿茲海默症患者與家屬還是最關心,這三種藥品對誰有效?從目前他們的臨床研究來看,均是針對早期阿茲海默症患者,包括:輕度認知障礙(MCI)、輕度阿茲海默症患者,且必須是先證實腦部已有β-類澱粉蛋白的沉積,至於藥品價格及何時可到台灣上市,都需等待藥廠向衛福部正式申請核可,才能得知。
參考資料
First patient receives controversial Biogen Alzheimer's drug
Reuters Deena Beasley June 17, 2021
Wall Street Journal June 23, 2021
Eisai Thu, June 24, 2021, 4:06 AM·
NEWS PROVIDED BY Eli Lilly and Company Jun 24, 2021, 06:45 ET
(本文作者為認知症整合照護專家,長照、認知症政策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