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Delta變異株更愛攻擊年輕人?陳建仁率專家釐清「三大迷思」 | 健康遠見
疫苗

Delta變異株更愛攻擊年輕人?陳建仁率專家釐清「三大迷思」

Delta變異株更愛攻擊年輕人?陳建仁率專家釐清「三大迷思」 圖/前總統陳建仁。總統府提供

印度Delta變種病毒來勢洶洶,有報導指出「屏東婦人與鄰居都有戴口罩也保持社交距離,但開門倒垃圾、打個招呼,竟然就染疫…...」,還有消息盛傳「14秒廣州無肢體接觸」,讓人更對Delta的傳播威力感到恐慌。

新冠肺炎的印度變種病毒(Delta)肆虐全球百國,台灣也無法倖免。研究顯示,Delta變異株是目前所有新冠變種中,傳染力最強的一株病毒。根據英國媒體報導,目前該國有9成的確診者,都是感染Delta變異株。

日前,高雄市衛生局指出,相較於英國變種病毒株(Alpha),印度變種株(Delta)在傳播力將明顯增加40%到60%。指揮中心亦引用新加坡研究指出,在「家戶傳播率」上,印度變種也較英國變種高上約4%。

Delta病毒的威力,顯然已令民眾人心惶惶。

今(29)日,跨國科學新聞平台「新興科技媒體中心」舉辦的線上疫情記者會,邀請前副總統陳建仁、長庚病毒學教授施信如、馬偕醫師邱南昌,以及國衛院疫苗副研究員劉家齊,針對常見的Delta變種株的科學問題,來為民眾進行釋疑。

《遠見》從中整理出專家們所破解的三大迷思,讓讀者對Delta變異株能夠擁有更正確的認識。


迷思一》Delta變異株只要14秒,就可以通過空氣傳染?
專家評:欠缺實證!Delta變異株並非空氣傳播

從屏東枋山爆發的「印度變種群聚事件」中,率先確診的、秘魯返台的老婦人「案13332」,居家隔離期間在家門口倒垃圾,有見到鄰居「案14407」。據「案13332」自述,兩人見面時均有配戴口罩,且保持社交距離1.5公尺,唯一互動也僅有打個招呼。

這讓外界憂心,是否「Delta變異株」已能跳脫飛沫傳染路徑,僅透過空氣就能傳染?更有媒體引用「14秒廣州無肢體接觸」案例表示,此病毒已能在短時間內,穿透兩層口罩,造成感染?

對此,前副總統陳建仁認為,不論是何種變種病毒,要能在短短幾秒內感染他人,還有待商榷的。

感染醫學領域的馬偕小兒科醫師邱南昌也指出,除非是有外力,如「打噴嚏」的行為發生,病毒才有可能在短時間內,透過飛沫做快速的傳染;否則,就目前文獻上,並沒有觀測到新冠病毒能通過空氣傳染的證據。

迷思二》Delta變異株更愛攻擊年輕人?
專家評:錯誤比對!年長者打疫苗後,造成感染年齡下降

雖然屏東群聚案件當前已有控制跡象,但根據國際疫病趨勢來看,2021下半年度,印度變異仍將持續是全球主要病毒株;在面對下一波疫情前,誰又會是最危險的感染族群?

不少媒體引用「英國公共衛生部的研究」指出,目前在英國新增Delta確診者,主要以40歲以下的年輕人居多;亦有印度官方數據指出,30到50歲的印度年輕人,不論是在致死率、重症率都有明顯提高。

馬偕醫師邱南昌。擷取自「新興科技媒體中心」線上疫情記者會直播圖/馬偕醫師邱南昌。擷取自「新興科技媒體中心」線上疫情記者會直播

然而,對於「印度變種更好發於年輕人」的觀點,邱南昌表示,此推論有失公允,Delta病毒在許多國家之所以好發於年輕人,原因在於已有高比例的老年人口完成疫苗接種,甚至擁有自然抗體。「因此,新興傳染病的平均感染年齡,本來就會逐步往下。」

陳建仁也表示,目前在疫苗接種的政策上,仍會維持既有的三大施打準則:高感染風險族群優先、高重症族群優先、感染熱區優先。

長庚大學教授施信如則補充,目前沒有明確證據表示「印度變種致病力更強」,反而是巴西變種、南非變種在致病力上已有明確證據,高於原有的武漢株。

迷思三》對抗Delta變異株,必須趕快開發新型疫苗?
專家評:緩不濟急!第三劑施打不同疫苗,增加保護力較可行

隨著Delta變異株持續肆虐全球,有聲浪傳出,應盡快開發「變種病毒疫苗」,甚至是要有「接種第三劑疫苗的規劃」

對此,陳建仁表示,隨著新冠病毒不斷變異,不太可能一出現新的病毒株,就馬上投入新的臨床試驗、研發新疫苗;比較可行的方式,是用現有的其他疫苗,來做為補打第三劑的選項。

施信如透露,目前美國有規劃要在已接種兩劑BNT的受試者身上,改打Novavax,她認為,此舉有助於提升體內的中和抗體效價。

長庚病毒學教授施信如。擷取自「新興科技媒體中心」線上疫情記者會直播圖/長庚病毒學教授施信如。擷取自「新興科技媒體中心」線上疫情記者會直播

不過,施信如也指出,以目前全球疫苗接種率前段班的以色列為例,該國近來也傳出印度變種疫情,但目前以色列確診者還是以輕症居多。可見當前疫苗,仍可防範印度變種重症化;以色列對於是否接種第三劑,仍抱持觀望。

國衛院副研究員劉家齊則表示,要確認哪一牌疫苗對印度變種最有效,仍有待學界報告才能研判;但眼下,考量台灣目前流行並非印度變種病毒,「現有疫苗」仍能提供民眾較好的保護力。

陳建仁認為,台灣現在已開始施打不同疫苗,未來在評估是否補打第三劑,也可應善用現有臨床施打數據,來當作更好的科學實證。

病毒變種速度令人猝不及防,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不管是民眾防疫行動或政府的全盤布局,都不能鬆懈。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