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憑什麼「微解封」?陳秀熙「6張圖表」體檢台灣防疫現況 | 健康遠見
防疫

憑什麼「微解封」?陳秀熙「6張圖表」體檢台灣防疫現況

憑什麼「微解封」?陳秀熙「6張圖表」體檢台灣防疫現況 圖/北市環南市場開市畫面。池孟諭攝

千呼萬喚,「微解封」指引終於出爐!今(8)日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上,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國內防疫有了初步成果,決議全國自7月13日起適度鬆綁部分措施。不過,外界仍然納悶,台灣真有「微解封」的本錢?對此,公衛學者陳秀熙以「六張圖表」體檢台灣防疫現況。

畢竟,就在過去兩星期內,屏東枋寮群聚事件、北農事件、環南市場事件,一件件仍歷歷在目;桃機華儲事件也仍在疫調階段,究竟指揮中心的解封標準依據為何?

對此,《遠見》獨家取得台大公衛學院團隊 「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 的關鍵報告,由帶領團隊的陳秀熙教授解析疫調模型下的六大指標,一探台灣「微解封」的本錢何在。

一、解封指數<0.5,整體公衛量能高水準

首先,是「解封指數<0.5」已經達成科學意義上的解封條件。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指出,當解封指數愈趨近於0,能夠有三重象徵意義。第一,是確診人數已有明顯下降;第二,是康復人數已明顯增加;第三,是該區域的醫療能量已經漸漸穩定,足以康復率維持高水平。

他指出,截至7月3日,全台解封指數小於0.5的天數,已長達兩週,目前更來到三級警戒以來的低點,解封指數僅0.32,表示台灣在疫情控制上已十分穩定。


二、Rt值<1 ,有效阻隔病毒傳播

所謂Rt值(「有效再生數」(Effective reproductive number)),是流行病學中判斷「病毒傳染力」的重要指標。此指標表示,隨著時間變化、防疫措施介入的狀況下,一名感染者可以傳染給多少人。

當Rt值代表1時,即代表該時間點,平均一名感染者可以傳染給1個人;而當Rt值持續小於1時,即代表防疫措施已將病毒傳播鏈有效阻斷,確診人數也有望能持續下降。

而根據目前新的數據顯示,7月5日,全台Rt值低至0.35。相比於5月中旬高達5.8的R0值來說,以足足降低了94%。


三、每日死亡率持續下探,康復率維持高檔

要觀察疫情是否逐漸緩和,「醫療量能充裕與否」是最為關鍵的指標之一。

陳秀熙點出,醫療量能是否充裕,可從病患的康復速度推估。他指出,除了5月前兩週,台灣確診者的康復率不及5%以外,自6月開始,在各地方政府的快速調援下,幾乎所有確診者,都能獲得即時的照顧。

從每日致死率的比例來看,5月底的0.7%是個高峰,自6月初開始便一路下滑至0.2%左右。此外,病患康復率也是在5月底後,持續保持在5%以上,這是指每天都有5%的人康復,如此大概10天就有一半的人康復。

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八成的確診者康復。



四、屏東Rt值0.3,有效阻隔Delta變種病毒

至於最令人聞風喪膽的「印度Delta變異株」,目前在台灣看來獲得控制。

日前曾一度在屏東枋寮爆發的「Delta群聚事件」,在指揮中心展開疫調、匡列後,截至今日有17人感染,所幸沒有繼續爆發大量感染。

目前全案接受居家隔離者共計667人,PCR(核酸檢測)採檢結果也全數陰性,且並未有跨縣市群聚感染的狀況發生,據台大公衛學院團隊計算,目前此「枋寮群聚事件」Rt 值與全台平均相當,僅有0.3。


五、「環南市場」Rt 值0.3,避免再次擴散

除了「枋寮群聚」外,日前被外界擔心為「下一顆未爆彈」的「台北市環南市場」,也在7月1日至3日的PCR大規模快篩後,成功「拆彈」。

陳秀熙指出,環南市場自5月21日開始有第一例的主動通報,但直到6月中旬才展開快篩,原先的確可能造成爆發,若按照模型推估,環南市場在5月底時,Rt值恐達2.4。

但好在,7月1日至3日的PCR快篩,一口氣篩出了約40位的隱藏確診者,幾乎徹底阻斷病毒傳播鏈,據模型推估,目前環南市場的Rt值約僅有0.3。


六、高風險群接種率達八成,有效減低感染

最後,台灣在高風險族群的疫苗接種率,已達初步防禦效果。

陳秀熙表示,根據目前衛福部的統計顯示,前六大高風險族群的疫苗接種率,均超過五成。其中第一類「醫事人員」和第二類「政府防疫人員」接種更達八成。

他分析,醫療防疫量能是一國能否控制疫情的關鍵;許多國家疫情反覆爆發,就是因為醫護人員疫苗接種率過低,進而導致院內感染、社區感染。

他也指出,隨著國內外疫苗紛紛到位,前一到六類的高風險感染群,在7月底以前,至少75%都可以完成第一劑的接種;即便未來仍有零星感染爆發,75歲以上長者也能高機率免於重症。

對於「微解封」,陳秀熙表示,這是政府平衡經濟、公衛下的決定,他予以支持。對於未來的發展,他表示,「戴口罩、勤洗手」仍是防堵疫情的不二法門,在這方面,台灣一直都有建立良好習慣,他對未來發展謹慎樂觀。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