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新冠肺炎究竟何時能結束?科學家點出了關鍵答案 | 健康遠見
新型冠狀病毒

新冠肺炎究竟何時能結束?科學家點出了關鍵答案

能不戴口罩出門的那天,何時能到來?
新冠肺炎究竟何時能結束?科學家點出了關鍵答案 為了防堵疫情,全世界大城市幾乎都有這樣的封鎖,人民也陷入惶恐中。AFP

疫情也許快結束了,但它的尾巴卻拖得很長,由於許多國家對於防疫政策的短視和敷衍,加上某部分富裕的政府專注於國內疫苗需求,更加劇了疫苗接種的不平衡。

從2019年底自中國(China)武漢爆發新冠肺炎的那一刻起,全世界便陷入一種無盡的病毒蔓延與恐慌,無以復加的恐懼、毫無止盡的封閉與封鎖,不少人都期待疫情真正結束、高掛口罩的那天。

雖然2021年初,疫苗漸漸在全世界普及,但各國施打率不均和不斷變異的變種病毒,似乎都讓這場疫情沒有看見尾聲的那天。

國際上,各領域專家都對疫情結束、能夠正常旅行的那天沒辦法有正確的解答,但大部分都肯定的是,唯有疫苗的普及、群體免疫的效果提升,才是真正終結病毒的那天。

然而,在《Bloomberg》的統計下,世界各地的疫苗施打率非常不一,有的國家已高達75%的人口施打,卻有的國家施打率還低於0.1%──在絕大部分疫苗都集中於已開發國家,開發中或未開發國家都疫苗一劑難求的狀況下,全球還有一場漫長的抗疫之路要走。

從歷史借鏡 疫情結束永遠不會那麼明確

1918年爆發的西班牙大流感,當年造成約5000萬人死亡。U.S. Army圖/1918年爆發的西班牙大流感,當年造成約5000萬人死亡。U.S. Army

《Business-Standard》報導,疫情也許快結束了,但它的尾巴卻拖得很長,由於許多國家對於防疫政策的短視和敷衍,加上某部分富裕的政府專注於國內疫苗需求,更加劇了疫苗接種的不平衡。

在國家能力不足、物流不通暢、不信任與錯誤訊息的疊加下,導致數百萬人因為防疫落後而擴大了全球經濟差距,而澳洲(Australia)、紐西蘭(New Zealand)側重於零病例而不願開放邊境,使得疫苗施打速度也非常緩慢。

科學家表示,人們從過去的大流行疾病中可以知道,一場疫情要終結,永遠沒辦法那麼快或明確。像是追蹤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Spanish flu)的起源很容易,但要確定它結束的日期就不是這麼簡單,只約略是在1920年的冬天以後;而小兒麻痺症(poliomyelitis)雖然早有疫苗可以預防,但它還是沒終結。

誠然,科學與醫學以比當年還進步,克服新冠肺炎並不是一個模糊的狀態,專家表示,研究人員比預期更早的破解了疫苗難題,並且在創紀錄的時間內研發了疫苗,足夠劑量的施打也對變種病毒有效,一些流行病學家也開始考慮用住院人數,而非確診人數作為衡量病毒風險的指標。

終結疫情的關鍵在提供弱勢國家疫苗

因為封鎖令許多商家封閉,經濟損失慘重。Ben Fractenberg圖/因為封鎖令許多商家封閉,經濟損失慘重。Ben Fractenberg

不過,從全球爆發疫情後已經過了一年半,新冠肺炎依然保有它的破壞力,許多國家至今一天的新增病例還達3萬例之多。專家表示,「太多先天條件的不公平和官僚主義,讓對抗疫情的表現變得很糟,這不僅是貧困的問題。」

報導中表述,對一些國家來說,疫苗創造了機會,可以扭轉疫情流行初期的種種荒腔走板行為,並贏回一些政治上的成功──英國(UK)和美國(USA)就是一例;不過最引人矚目的還是以色列(Israel):歸功於完善的健保系統,還有與輝瑞公司的疫苗合作,雄厚的財力讓他們能負擔疫苗的龐大費用,這也確實讓總理班傑明(Benjamin Netanyahu)成功連任。

專家坦言,這種疫情大流行的後期是,如果人民沒有普遍接種疫苗,那麼解封後病例激增、再封鎖的循環就不會結束,讓整個世界沒辦法回到疫情之前的樣貌。「大國應該齊心協力,盡快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疫苗,而不是只顧著自身利益、猶豫不決,更應該對弱勢國家提供醫療器材的協助和支援。」

疫情是否結束 取決於個人心理狀態

因為疫情的影響,戴口罩上街已成了基本配備。Anthony Wallace圖/因為疫情的影響,戴口罩上街已成了基本配備。Anthony Wallace

《Seattle Times》報導,一年多來,世界一直在與惡性、不斷傳播的冠狀病毒交戰,這種病毒已經殺死了全球400多萬人,而且還在不斷增加,但這個敵人不會向人類投降,事實上,人們可能永遠無法打敗它。

專家強調,關於疫情,其實沒辦法有一個結束的時間表。事實上,對於那些否認新冠肺炎威脅的人來說,疫情在還沒開始前就已經結束了;與此同時,那些因為疫情而失去親人的人,則永遠看不到這段傷痛的盡頭。

「我認為人們並沒有為疫情的結局做好準備。」《流行病心理學》一書的作者、臨床心理學家史蒂文泰勒(Steven Taylor)說,「有些人認為,可能有一天醒來,世界衛生組織(WHO)會出來宣告新冠肺炎已經終結,但情況並不會如此。」

他強調,從歷史上來看,確定疫情的結束一直是「混亂的」,畢竟各種疫情的威脅都因為不同的國家而異,即便在同一個國家,不同的區域也會以不同的速度結束疫情,「更可能出於心理原因,對某些人來說,疫情永遠不會結束。」

「決定何時恢復正常,是關於心理情緒而不是確診數字。」人們可能單獨從這場危機中走出來,卻也可能從此戰戰兢兢的面對疫情後的生活。

疫情是否能終結,也許最終取決於每個人的心理狀態。vox圖/疫情是否能終結,也許最終取決於每個人的心理狀態。vox

科學家們普遍認為,冠狀病毒最終會成為一種類似於流感的常規病毒。

臨床心理學家萊恩(Ryan Van Wyk)說,即使未來疫情的威脅已基本消除,許多人也需要更多時間才能感到安全。

「許多人很容易受到大流行後情緒問題的影響。特別是因為新冠肺炎而失去親人的人,會經歷長時間的悲痛。」他強調,那些有情緒問題史的人,在疫情期間經歷了巨大的痛苦,並將可能會在疫情後期持續掙扎。

能防止新冠肺炎傳染,關鍵絕對是疫苗的施打率。amitahealth圖/能防止新冠肺炎傳染,關鍵絕對是疫苗的施打率。amitahealth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