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近年來,全球颳起一股「植物奶」風潮,因口感類似牛奶,又不會引起乳糖不耐症,而大受歡迎。無論是,咖啡店、手搖飲店,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但你知道,植物奶其實不等於奶類嗎?
植物奶≠奶類!每一種「奶」的營養分類,你都了解嗎?營養師在這邊為大家整理出,12種市售常見「奶類」的營養分類表,讓你一次輕鬆看懂!
花生奶 →油脂類
熱量:306.9kcal
營養成分:碳水31.8/蛋白質10.5/脂肪15.3(g)
全脂鮮奶 →奶類
熱量:189kcal
營養成分:碳水14.4/蛋白質9.3/脂肪10.8(g)
米奶 →澱粉類
熱量:180kcal
營養成分:碳水41.1/蛋白質1.8/脂肪1.5(g)
燕麥奶 →澱粉類
熱量:168kcal
營養成分:碳水32.1/蛋白質4.2/脂肪2.4(g)
核桃奶 →油脂類
熱量:168kcal
營養成分:碳水15/蛋白質5/脂肪10.5(g)
椰奶 →水果+油脂類
熱量:147kcal
營養成分:碳水22.2/蛋白質0.6/脂肪6.3(g)
開心果奶 →油脂類
熱量:135kcal
營養成分:碳水6.6/蛋白質1.8/脂肪5.1(g)
低脂鮮奶 →奶類
熱量:129kcal
營養成分:碳水15/蛋白質9.3/脂肪3.9(g)
無糖豆奶 →蛋白質
熱量:96kcal
營養成分:碳水2.1/蛋白質10.8/脂肪5.7(g)
榛果奶 →油脂類
熱量:93kcal
營養成分:碳水1.8/蛋白質1.8/脂肪8.7(g)
豌豆奶 →蛋白質
熱量:87.6kcal
營養成分:碳水0/蛋白質9.9/脂肪5.7(g)
杏仁奶 →油脂類
熱量:45kcal
營養成分:碳水1.74/蛋白質1.77/脂肪3.3(g)
(以上為每300ml之數值,約1杯馬克杯大小)
圖/各種「奶」,誰才是真正的奶?高敏敏營養師提供
牛乳的好處有哪些呢?
衛福部的《每日飲食指南手冊》建議,一天最好喝到1.5~2杯牛奶來補充鈣質,很多人都沒喝到吧?
動物性蛋白質的胺基酸組成比較完整,量&質都比植物性好,是人體好吸收的「優質蛋白質」。
動物性的鈣的利用率比植物性好,因為植物含的膳食纖維、植酸草酸都會影響鈣吸收。單以鈣含量來看,動物奶的鈣質就高出常見的植物奶6倍以上,甚至更高!
而植物奶的優點就在含膳食纖維及一些特殊營養物質(如豆奶的大豆異黃酮),膽固醇&飽和脂肪酸含量也較低,建議一般人每天早晚各一杯鮮奶(或優格 優酪乳)來補充鈣質。
而對於素食朋友來說,豆漿是植物性蛋白質的很好來源,但鈣質部分可以靠食物來補充(像是黑芝麻、綠色蔬菜等),符合自身營養需求的正確營養均衡是很重要的!
※本文由高敏敏營養師授權提供,原文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