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日前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暫定未來4週國內「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登記」僅供應AZ疫苗。而隨著AZ疫苗大規模開打,大家最常問的就是,「接種AZ疫苗後,可能出現哪些常見副作用?又該如何緩解呢?」因應民眾的疑問,兒科醫師唐子涵特別整理,和台灣同為亞洲人的韓國研究數據資料解答。
因為接下來施打的大多都是AZ疫苗,而且開放到18歲,年輕人打的機率變高。也有不少人會問,亞洲人有沒有比較常見的副作用?其中有一篇韓國論文,以20-39歲的1431個中壯年人,做打完AZ疫苗副作用的統計。
結果發現,AZ接種後症狀發生比例由高至低有:
1️、注射部位疼痛(77.8%)
2️、肌肉酸痛(60%)
3️、倦怠感(50%)
4️、頭痛(47.4%)
5️、畏寒(41%)
6️、發燒(36.1%)
其實主要還是像重感冒一樣,跟歐美人士沒有差太多的差異。但如果是以血栓的比例,歐美人的體質本來就比亞洲人容易得血栓,而打完AZ得到血栓目前歐美統計的機率是百萬分之11-15。我最後查到台灣的資料是百萬分之4.4,但當施打的人數變多,統計數字也會有變化,大家也要小心血栓的副作用出現!
打疫苗前後這樣做
● 打疫苗前不用預先吃止痛/退燒藥喔(有研究顯示會影響疫苗的作用)。
● 打完疫苗如果發燒、頭痛可以吃普拿疼,注射部位疼痛可以冰敷(記得隔層布不要凍傷)。
● 如果自己無法判斷不適是否跟疫苗有關,可以去診所給醫生評估治療。
接種AZ疫苗後,出現以下症狀速就醫
但如果出現以下症狀,就建議要儘速去大醫院!之前也有年輕人打完有血栓,但儘速就醫後治療是無礙的,所以大家不用擔心。
● 嚴重且持續,藥物無法緩解的頭痛
● 視力改變
● 癲癇
● 嚴重且持續的腹痛
● 嚴重胸痛、呼吸困難
● 下肢腫脹或疼痛
● 皮膚出現自發性血點、瘀青、紫斑
其他AZ疫苗相關衛教資訊:
更多內容請至【臉書粉絲團:唐子涵兒科醫師的吃貨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