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頭痛、胸悶,全身不對勁?自律神經失調,可以怎麼吃? | 健康遠見
飲食

頭痛、胸悶,全身不對勁?自律神經失調,可以怎麼吃?

營養師圖解飲食禁忌
頭痛、胸悶,全身不對勁?自律神經失調,可以怎麼吃? 頭痛、胸悶,全身不對勁?自律神經失調,可以怎麼吃?營養師圖解飲食禁忌。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前陣子有被粉絲問到自律神經失調的飲食調整,剛好身邊也有這樣問題的朋友,所以整理了關於自律神經失調的飲食建議,跟大家分享!

自律神經有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兩種神經會互相調節,掌管我們的體溫、血壓、心跳、腸胃蠕動、呼吸、流汗等的各種生理狀態,遍佈全身,無法受意識控制。

自律神經失調:沒生病,但全身不對勁

自律神經維持生理功能,無法用意識控制;當負責警戒的交感神經與負責放鬆的副交感神經作用失衡,就會產生不適症狀。

自律神經失調 沒生病 但全身不對勁。嫚嫚營養師提供。圖/自律神經失調 沒生病 但全身不對勁。嫚嫚營養師提供。

交感神經:

白天比較活躍,讓我們血壓、心跳都上升,可以有活動力,以及提高警覺、精神能夠全力以赴工作。

副交感神經:

晚上比較活躍,會放鬆身體,讓心跳速度減慢、體溫下降,準備進入睡眠休息。

當發生失調的狀況,可能就會發生晚上交感神經太興奮而睡不著;白天副交感神經活躍而感到疲累、懶散無力。影響層面相當廣泛,不舒服的症狀也沒有特異性,而且往往檢查後還是找不到原因。

長期而言會對身體及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可能會提高憂鬱症、阿茲海默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所以需要認真重視調整!

自律神經失調常見症狀

失眠:入睡困難/半夜醒來/清晨早醒

眩暈:起立暈眩/感覺飄飄暈暈的

胸口悶煩:胸口悶、好像被堵住、呼吸不順

喉嚨不適:異物感/壓迫感/不能吞口水

只有某部位出汗:手掌腳底出汗/只有頭部流汗

火燒心、飽脹感:胃食道逆流/胃痛/反胃

腹瀉/便祕:腸躁症/腹痛

莫名頭痛:
偏頭痛/緊縮性頭痛

自律神經失調常見症狀。嫚嫚營養師提供。圖/自律神經失調常見症狀。嫚嫚營養師提供。

自律神經失調常見症狀。嫚嫚營養師提供。圖/自律神經失調常見症狀。嫚嫚營養師提供。

自律神經失調這樣吃

在飲食上,盡量維持只吃天然原型食物,每天喝足夠量的水,酒精及咖啡因、高鈉食物、精緻醣類需要避免。

戒酒精

酒精會抑制副交感神經活動,降低睡眠品質,酒精也會利尿、增加水分流失。

補維生素B群、E

研究發現缺乏B群及維生素E容易引起自律神經失調。

B群:糙米、雞蛋、豬瘦肉

維生素E:
橄欖油、無調味堅果

自律神經失調這樣吃。嫚嫚營養師提供。圖/自律神經失調這樣吃。嫚嫚營養師提供。

水喝足量

缺水會影響生理功能運作,可能加重症狀,體重X30-40ml=每日飲水量。

控制鹽分

鈉攝取量過多,易促使交感神經活性提高,不利調節;應少吃加工食品、零食餅乾,減少醬料/調味料/重口味食物。

自律神經失調這樣吃。嫚嫚營養師提供。圖/自律神經失調這樣吃。嫚嫚營養師提供。

減少精緻醣類

血糖起伏愈大,愈不利於自律神經的調節,會降低穩定性。應少吃麵包、蛋糕、甜點、含糖飲料、勾芡食物、糕餅。

戒咖啡因

咖啡因會刺激交感神經,應避免咖啡、可樂、綠茶、紅茶、烏龍、可可、提神飲料。

自律神經失調這樣吃。嫚嫚營養師提供。圖/自律神經失調這樣吃。嫚嫚營養師提供。

另外在生活作息上,也一定需要搭配調整。

1、保持運動習慣:有氧運動、伸展操、放鬆瑜珈都很適合。

2、調整睡眠: 睡前不看3C、固定時間休息、白天曬點太陽。

3、轉換思考模式:放棄完美主義、正面看待事情。

希望這些資訊幫助有困擾的朋友,一起找回健康,如果有嚴重不適症狀,還是需要先請醫師幫忙檢查診斷喔!

※本文由嫚嫚 營養師授權提供,原文請點此 

更多內容請至【臉書粉絲團】/【部落格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