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影響,許多人都減少外出,儘量宅在家中,且普遍以看電視的方式來打發時間。雖然追劇、看片可讓人比較不無聊,但長期下來,小心容易變笨。
不久前,美國心臟學會(AHA)舉辦學術會議,有三份以視訊發表的報告不約而同地指出,平日看太多電視似乎會加速大腦退化。
第一項研究
由任教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布隆博格(Bloomberg)公共衛生學院的瑞安•道爾提(Ryan Dougherty)博士所主持,其針對599位平均年齡為30歲的民眾進行長達20年的追蹤調查。過程中,這些人每五年接受一次訪談,目的主要是在了解他們過去一年每天大約花多少時間看電視,而最終結束時則實施腦部核磁共振掃描。
結果發現,當看電視的時間越多,有助協調肌肉控制、視覺、聽覺、做出決策等重要大腦功能的灰質體積會越小。進一步的分析顯示,看電視的時間每增加一小時,灰質體積就減少0.5%。
圖/當看電視的時間越多,有助協調肌肉控制、視覺、聽覺、做出決策等重要大腦功能的灰質體積會越小。柯俊銘心理師提供
第二項研究
由服務於哥倫比亞大學歐文醫學中心(CUIMC)的神經學家普里亞•帕爾妲(Priya Palta)博士所主持,其針對近6500位平均年齡為59歲的民眾進行15年的追蹤調查。過程中,同樣也是每五年訪談一次,藉以確認看電視的頻率,並安排認知功能評估。
統計發現,看電視的頻率和工作記憶、語言、執行能力及訊息處理速度等認知功能呈現顯著的負相關。相對於鮮少看電視者,偶爾看或經常看電視的人,他們的整體認知功能下降了6.9%。
圖/相對於鮮少看電視者,偶爾看或經常看電視的人,腦部灰質的體積傾向較小,意謂大腦萎縮程度較高。柯俊銘心理師提供
第三項研究
由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的流行病學教授凱莉•佩蒂•蓋布爾(Kelly Pettee Gabriel)博士所主持,其針對970位平均年齡約為76歲的民眾進行15年的追蹤調查。這些人需定期接受訪談,告知看電視的頻率,最後的訪談還增加腦部核磁共振掃描。
結果發現,相對於鮮少看電視者,偶爾看或經常看電視的人,腦部灰質的體積傾向較小,意謂大腦萎縮程度較高。
探究原由,久坐不動被指向是關鍵。每天總是盯著螢幕,懶得活動,隨之而來的高血壓、糖尿病等恐對大腦造成累積性的傷害。
有鑑於此,專家建議每天看電視最好要控制在兩小時內,而有機會就要多動,即使只是做家事都好,以免腦筋提早變得不靈光。
圖/專家建議每天看電視最好要控制在兩小時內,而有機會就要多動,即使只是做家事都好。柯俊銘心理師提供
(本文作者為法務部矯正署高雄戒治所臨床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