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研究揭導致新冠重症原因!可能與「流氓抗體」有關 | 健康遠見
新型冠狀病毒

研究揭導致新冠重症原因!可能與「流氓抗體」有關

研究揭導致新冠重症原因!可能與「流氓抗體」有關 研究揭導致新冠重症原因!可能與「流氓抗體」有關。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這一周學術新聞很多,除了中研院找到超級單株抗體m31A7。這裡來分享八月底發表,會導致重症可能原因之一的「流氓抗體(Rogue antibodies)」。在抗感染中起關鍵作用的 1 型干擾素(IFN-1),卻在一些新冠肺炎重症的患者中發現,有反過來攻擊他們的自體免疫抗體。而且研究顯示可能與約1/5的死亡人口有關,臨床意義是我們可以針對有這些潛在因素的人做相對應的預防動作,包含高年齡感染者。

這是8月底發表在《Science Immunology》大規模蒐集血液樣本的試驗,由Nature報導出來。招募了來自各大洲 38 個國家、將近共 4,000 名的重症患者、近 1,600 名無症狀感染者,以及近 35,000 名健康對照者。

血清中抗-IFN-α2 和抗-IFN-ω等等的自體免疫抗體的阻斷活性,用螢光素酶活性來確定。這些干擾素其實都會在我們的血液,還有在呼吸道以更低的濃度存在,具有一定保護作用。

*附註:在這實驗之前,原團隊就有在去年10月報告過。

在至少 10% 的危及生命的新冠肺炎患者的血液中發現了 10 ng/mL 攻擊IFN-α2 或 -ω 的IgG 自體免疫抗體。這些發現後來在來自阿姆斯特丹、里昂、馬德里、紐黑文和舊金山的獨立團隊也得到印證,原作者,紐約市洛克菲勒大學免疫學家Jean-Laurent Casanova和他的同事懷疑,這些狡猾的抗體是重症的原因,而不是重症的結果。

實驗結果顯示

1.約 20% 的 COVID-19 危重患者中針對 IFN-α2 和/或 IFN-ω 的高水平的自體免疫抗體。IFN-α2 和/或 IFN-ω 濃度有10 ng/mL以上就有強烈意義。

2.超過 13.6% 的病危的重症患者濃度為多數100 ng/mL,比先前研究中報導的 10% 具有中和 100 ng/mL 的自身抗體的患者比例更大。

3.有些少數案例甚至會獨立中和和IFN-β。

4.在病危老年患者中,攻擊 I 型干擾素的自體抗體的流行率較高,80歲以上至少占20-23%,IFN-α2 和/或 IFN-ω 濃度就會有10 ng/mL以上。

5.重症死者攻擊 I 型干擾素的自體抗體的流行率較高。至少 18% 死者俱有100 pg/mL攻擊 I 型干擾素的自體免疫抗體。

攻擊Ⅰ型干擾素的自體免疫抗體,含抗IFN-α2 、IFN-ω、IFN-β。除了可能是未來另一種單株抗體的發展方向,它還有下列有直接的臨床應用。

1. 我們可以對新冠收住院患者測試針對 I 型乾擾素的自身抗體,這檢驗成本是快速而簡單的。 甚至可以在普通人群中篩檢這些抗體存在與否,偽陰性更低。應針對至少三種單獨的 IFN 進行自動抗體測試:IFN-α2、IFN-ω 和 IFN-β。

2. 應特別注意老年人,以及已知自身免疫或遺傳疾病與針對 I 型干擾素的自身抗體相關的患者 其次,具有針對 I 型 IFN 的自體免疫抗體的患者應優先接種 COVID-19 疫苗。

3. 對於具有針對 I 型干擾素的自體免疫抗體的未接種疫苗者如果感染了新冠,患者應住院進行及時治療。並建議還沒發展成重症時使用單株抗體進行早期治療,通過血漿置換進行搶救治療是已經患有肺炎的患者的另一種治療選擇。

4. 在嚴重疫區如果要企圖已痊癒者血清,輸注感染者治療應對血漿進行此類自動抗體檢測血液製品,尤其是血漿,應篩檢抗干擾素自身抗體,任何含有此類抗體的製品都應排除在捐贈之外。

Nature報導標題:Rogue antibodies involved in almost one-fifth of COVID deaths

新冠重症的流氓抗體。姜冠宇醫師提供圖/新冠重症的流氓抗體。姜冠宇醫師提供

另外補充一下全球現在疫苗施打現況

經濟學人智庫報告顯示,針對 COVID-19 的群體免疫之路可能仍然很長。報告顯示,在許多地方,要大多數人口接種完疫苗,需要數年時間。

雖然拉丁美洲的主要經濟體預計將在 2022 年中期實現廣泛覆蓋,但亞洲的情況看起來更糟。大多數新興經濟體預計要到明年年底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實現這一壯舉。中國、蒙古、韓國、柬埔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除外。損失的最大份額將來自亞洲國家的 GDP ,預計它們將承擔總損失的近3/4。

日本在該地區最發達的經濟體之一,疫苗接種的速度也比其他地方慢。預計到明年年底,將在其人口中達到 60% 的疫苗覆蓋率。預計疫苗接種進展最慢的大陸是非洲。

據經濟學人智庫報告,大多數歐洲國家以及美國、加拿大、以色列和一些海灣國家也在快速接種疫苗。分析師預計,到 2022 年年中,如果沒有達到人口中 60% 的疫苗接種率,2022 年至2025 年之間的全球成本將高達 2.3 萬億美元。

疫苗時間表延遲的原因是原材料和生產能力短缺、醫療基礎設施不發達、疫苗猶豫不決,當然還有財務限制。因此,在 2022 年至 2025 年期間,2/3的 GDP 損失將由發展中國家承擔也就不足為奇了。

※本文由姜冠宇醫師 Pro'spect授權提供,原文請點此

更多內容請至【臉書粉絲團】/Instagram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健康遠見》立場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