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新北市幼兒園群聚持續擴大!截至目前已累計23人染疫,病毒基因定序結果更證實,確診者感染的是Delta變異株,且幼兒園疫情恐怕已經歷不只一波傳播。讓人不少家長、學生人心惶惶,究竟校園防疫除了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外,還可以如何加強,來預防病毒傳播呢?
這則新聞真的令人相當憂心,因爲擔心可能還有後續的感染病例。新冠病毒的傳染方法很多,其中最令人擔心是「氣溶膠傳播」。
6大學校防疫策略建議
1. 學校老師教職員須完成兩劑疫苗接種。
2. 全體師生正確戴好口罩。(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學生兩歲以上需要戴好口罩)
3. 保持社交距離。
4. 勤洗手。
5. 良好的說話禮儀。
6. 改善通風。
前四項,大家都知道,但還是要好好執行。
我講講後面兩項……
良好的說話禮儀
1. 說話時,沒有戴好口罩:
我們說話時發出的飛沫particles數目是沉默時發出的particles數目的 10 倍。
2. 沒有戴好口罩,大聲說話或唱歌:
這時我們發出的飛沫particles數目是沉默時發出的 50 倍。因此當你是新冠肺炎的確診者,又沒戴好口罩時,大聲講話時,傳播病毒的機會就大增了!
改善通風
因為新冠病毒在室內的傳播率高於室外,但如果室內通風良好,這將會大大減少傳播機會。
教室中,最危險的情境是,教室沒有好的通風,老師是感染者,如果老師又沒有戴好口罩。
因為老師比學生說話說得更多,有時候也會提高他們的聲音音量讓別人聽到,這會加倍潛在的傳染性飛沫particles。
來看一個西班牙的研究
以班上有「24位學生」,「老師是感染者」來說。
情境 1 》不採取任何措施,大家都沒有戴好口罩:
最壞的情況下,在封閉的教室裡,如果學生與受感染的老師在教室裡待兩個小時,而不採取任何措施,不戴口罩來控制氣溶膠中病毒的數量,則有多達 12 名學生被感染的風險。
情境 2 》大家都有戴好口罩,但教室不通風
如果每個人都戴著口罩,但教室不通風,可能被感染的人數會下降到5個。在實際爆發傳染例子中,已經注意到任何學生都可能被感染,無論他們與老師的距離如何,因為氣溶膠中病毒隨機分佈在不通風的教室周圍。
情境 3 》大家戴好口罩,教室通風
如果上課期間教室通風,無論是新鮮空氣還是機械通風,一小時後停止上課以完全清新空氣,風險會大大降低。
所以呢,大家還是好好的注意一下喔。
※本文由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授權提供,原文請點此。
更多內容請至【臉書粉絲團: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