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針灸漏拔針會產生副作用?出血是沒扎好?4大常見問題一次解答 | 健康遠見
養生

針灸漏拔針會產生副作用?出血是沒扎好?4大常見問題一次解答

【專家觀點】
針灸漏拔針會產生副作用?出血是沒扎好?4大常見問題一次解答 漏拔針會產生副作用?出血是沒扎好?4大針灸常見問題一次解答。Pexels by Ryutaro Tsukata

編按:彰化有一名男網友至當地醫學中心接受中醫針灸治療,沒想到在療程結束返家後,竟發現頭部還留有一根針,讓他忍不住將過程PO上臉書地方社團。而文章一出也引發網友熱議,並衍生出「針灸漏拔針會產生哪些副作用?」「針灸出血代表針沒扎好?」等諸多疑問,到底這些問題的答案是什麼呢?趕快一起來看看專業中醫師怎麼說!

中醫認為人體中的經絡系統負責輸送全身的「氣」、「血」及「津液」,這些輸送物質在體內循環,使身體中的各個組織與器官保持平衡與穩定。然而,當經絡系統出現阻塞不通的情況時,則影響了這些物質的輸送,使「邪氣」侵入,此時人體就會開始出現異常病變。

從中醫及生物學觀點看針灸

當針灸的針插進人體之後,會引起人體自身的反應,加強氣血循環,克服經絡的阻塞,使經絡系統恢復正常,病症因此得以治癒。從生物學的觀點來看,針插入人體之後,會引起自律神經系統中的一連串反應,例如:加速血液循環、促進免疫系統分泌、以及增加身體強壯與對抗疾病或痛苦的各種內分泌如內生性嗎啡類(Endorphins)等,使得身體免疫力、抵抗力增強。 

我們選用不同長度的針原因在於穴位的地方,肌肉豐厚的地方如臀部常常會用4吋針,如果是耳針則選用0.5吋的長度;而針的粗細代表對於穴道的刺激量,聰長越粗的針效果越加。但是對於患者針對針灸疼痛接受度的感覺要做一些拿捏,而特殊針灸如美顏針,使用針的粗細更是如髮絲般的細,所以針灸光是工具就有非常多不同的種類。

Q1 》長時間、不斷針灸刺激,效果能「無限疊加」?

不少人認為,針灸次數越多、時間越長,效果越好;但臨床發現,長時間、不斷針灸刺激或持續多日的針灸治療,並不能保證針灸效果的「無限疊加」。 

多數情況下,如慢性疼痛、火針治療、月經病等,有適當治療間隔是必要的,這樣有助患者「針刺得氣」,從而起到扶正祛病之效。所謂「針刺得氣」是指在針刺穴位後,經過手法操作或較長時間的留針,使患者出現痠麻、脹、重等感覺,行針者則覺得針下沉緊。這種針感的程度及持續時間長短,和療效有密切關係。當然部分疾病如顏面神經麻痺、突發性耳聾、帶狀泡疹等,建議可由專業中醫師天天針刺,專業的中醫師會對針灸應據疾病性質選擇最適合患者的療程。 

Q2 》針灸漏拔針會產生什麼副作用嗎?

漏拔針會產生什麼副作用嗎?其實短時間把針拔除其實都不會對身體造成大礙,但是由於怕患者改變體位導致針斷裂,或是針更深入進身體導致組織受損,所以一定是要避免漏拔針的情況。另外就是針灸後要注意皮膚清潔,但不需要消毒,只要不接觸髒水通常不會有感染的風險,除非是免疫力極度低下的患者才有可能有感染的風險 不少人認為,針灸次數越多、時間越長,效果越好;但臨床發現,長時間、不斷針灸刺激或持續多日的針灸治療,並不能保證針灸效果的「無限疊加」。 Unsplash by Katherine Hanlon圖/不少人認為,針灸次數越多、時間越長,效果越好;但臨床發現,長時間、不斷針灸刺激或持續多日的針灸治療,並不能保證針灸效果的「無限疊加」。 Unsplash by Katherine Hanlon

Q3 》針灸後「出血」是「沒扎好」?

臨床上,一些患者認為針刺不應出血。若看到出針後出血了,患者尤其是初次針灸的人會感到害怕,認為「沒扎好」,其實微血管遍布全身,針刺入穴位後,有時穴位下的微血管也會被刺破。若出針後皮膚有少量出血、小範圍瘀青均屬正常,不會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出血」在中醫療法並非禁忌,如一些熱病、瘀滯類疾病,還會用放血療法。所以患者不必對少量出血過度緊張。 

Q4 》針灸會使人體漏氣?老年人、久病的人不適合扎針?

「扎針會使人體漏氣,尤其是老年人、久病的人不適合扎針」,這也是另一個常見誤區。所謂「氣」,在中醫理論是指「正氣」,是人體正常功能和臟腑器官的機能。

醫者透過相關穴位組合,並搭配適當針刺手法,可補充人體所需,增強臟腑功能。這就是針灸所說的「補氣」,不會出現「漏氣」。 

8大針灸/針刺注意事項

1、治療室經常保持清潔、安靜、光線充足,溫度適宜,定期進行通風和空氣消毒。

2、針刺前做好解釋工作,使患者消除緊張恐懼心理。選擇合理的體位,注意保暖。  

3、嚴格執行操作程序,準確取穴,正確運用進針方法。針刺中嚴密觀察患者的反應,出現意外,應緊急處理

4、起針時要核對穴位及針數,防止將毫針遺留在患者身上,發生意外。  

5、患者在飢餓、疲勞、精神高度緊張時不宜針刺。體弱者不宜過強刺激,儘量採用臥位。  

6、對胸脅腰背部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以免刺傷內臟。  

7、小兒囟門未閉合時,頭頂部腧穴不宜針刺。

8、眼區、項部、胸背部、脅肋部等部位穴位,應掌握好針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 

(本文作者為翰鳴堂中醫診所院長)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