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一顆芋頭從種植到可以採收需要8到10個月嗎?台灣通常是國曆2到3月,也就是農曆年後種植芋頭,10月以後才能採收。因為芋頭成長喜歡高溫多濕的氣候,太冷就會停止生長,所以要讓球莖在攝氏27到30度時發育最好,這就是為什麼在初春就要種植芋頭的原因。
芋頭種法分兩類,水田、旱田皆能生長
芋頭有分種在水田的,也有種在旱田的,在生長期需要非常充足的水分,但越到成熟期就越不需要水分,所以有些種水芋的人會覆土,以減少田裡的水分,9月以後,芋頭葉逐漸枯萎,芋頭寶寶越來越大,更要保持土壤的乾燥,以免球莖爛掉。
水芋最怕的是福壽螺了,牠們會直接啃食水芋的梗和葉,讓農民很傷腦筋。春節前芋頭要全部採收,否則它就成了幼苗重新生長的養分,芋頭會變空心了。
圖/芋頭切開後有紫紅色的纖維紋路。農業兒童網提供
台灣芋頭種植地多,苗栗、屏東、台中、金門皆盛產
台灣芋頭最有名的種植地就屬苗栗、屏東、台中,還有金門。台中大甲區因為河流沖積形成平原地形,它的黑砂土質非常適合種植芋頭,所出產的芋頭鬆軟香 Q ,品質好、口味棒!而金門芋頭以檳榔芋為主,金門芋頭鬆綿,香氣濃郁,口感也很棒。
芋頭不只高纖、高鉀,氟含量高能防齲、保護牙齒
我們吃的芋頭是它的地下球莖,含有豐富的澱粉、膳食纖維、蛋白質、醣類、維生素A、B1、B2、C、礦物質及皂素等,其中以膳食纖維和鉀含量最多,氟的含量也很高,有潔齒、防齲、保護牙齒的作用。它可以當主食,也可以當甜點,但一定要煮熟再吃。
想買到鬆軟芋頭?購買時這樣挑選最新鮮
挑選芋頭要結實沒有斑點,個頭端正,乾爽無泥沙,然後再看看切口是不是新鮮。芋頭不耐低溫,所以新鮮芋頭一定不能放入冰箱。你也可以用手指輕壓看看,如果壓起來感覺鬆軟的話,通常就是放置過久開始纖維化了,切開後會看到芋肉上有一絲絲咖啡色的纖維出現。
芋頭要烹調前再清洗削皮,有人摸到它的黏液會過敏,可以戴手套或在水裡處理,或是煮熟再削皮,萬一發癢,在火上烤一烤或擦生薑,可以稍微緩解喔。
圖/台灣芋頭品種以檳榔心為大宗。農業兒童網提供
(本文轉載自農業兒童網)
專欄介紹: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及其子網站提供您豐富的農業知識,可以為您解答農業問題,也提供多樣的生活資訊,可以增加您的生活樂趣呢!邀請大家一起來認識好吃、好玩、好健康的台灣農業,同時也一起來關心我們的農業、守護我們的鄉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