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秋葵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對於血糖控管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近年來在日本、台灣、香港及西方國家已成為熱門的顧胃養生蔬菜,日本人經常拿來涼拌,撒一些柴魚片,再淋上醬油食用,也常橫切成星星狀,放在味噌湯裡食用,除了營養外也增添了視覺上的趣味。(本文摘自《是媽媽教我成為美食家》,作者為佐藤敦子,以下為摘文。)
小時候,我們家沒有吃秋葵的習慣。
第一次看到秋葵的時候,覺得「這種蔬菜好奇怪哦,表面長滿了毛。切下去黏黏的,還會從裡頭掉出圓圓的籽。」不過,聽說秋葵對身體很好,而且有助於瘦身,那這樣只好吃吃看嘍。於是我拜託媽媽做給我吃。
媽媽也從來沒接觸過這種蔬菜,聽說她還問了蔬果店的老闆太太,請教對方。
秋葵原產於非洲,因此夏天是產季,據說有解熱的功效。至於黏糊糊的特性,則是能保護腸胃黏膜。
秋葵表面上刺刺的細毛代表很新鮮,選購時記得用這個當標準。長得太大的比較沒味道,而且纖維硬,不好吃。聽說這些都是蔬果店的人告訴媽媽的。
圖/秋葵表面上刺刺的細毛代表很新鮮。取自本書
小時候很不熟悉的秋葵,近來成了我們家餐桌上常出現的蔬菜。
炎熱的夏天,把汆燙好的秋葵切碎後,拌入納豆和山藥,攪拌得黏糊糊、黏到不行之後,放在冰冰涼涼的豆腐上,最後滴幾滴醬油拌著吃,實在太棒!而且營養豐富,即使沒有食慾時也可以呼嚕呼嚕大口吃。
還有啊,秋葵的切口也很可愛吧。因此,在有兒童聚會的場合用來當作散壽司的配料也很適合,裝盤起來的模樣就好像一閃一閃的小星星,加在沙拉裡看起來就變得特別時髦有型。
圖/小時候很不熟悉的秋葵,近來成了我們家餐桌上常出現的蔬菜。取自本書
雖然秋葵是這麼厲害的超級蔬菜,我在結婚後有好一陣子只會用奶油燉煮的方式端上餐桌。因為這是母親第一次做給我們吃的秋葵料理,在我結婚之前也只吃過這種作法。這可算是我的秋葵料理原點,請各位試試看。
話說回來,這道菜稱不上是主菜,很推薦搭配燒烤的肉類!黏稠的成分可以保護腸胃,促進消化酵素作用,不僅口味,營養上也能跟肉類達到均衡!
「奶油煮秋葵」食譜
材料(容易製作的量,2至4人份)
● 秋葵 10根(約100公克,台灣的秋葵比較小,可能需要20根左右)
● 奶油 0.5大匙
● 砂糖 1大匙
● 鹽 適量
● 水 100毫升
作法
1. 秋葵迅速清洗一下,用刀子把靠近蒂頭的稜角邊緣切除。
圖/用刀子把靠近蒂頭的稜角邊緣切除。取自本書
撒點鹽放在砧板上來回搓滾一下,磨掉外皮的絨毛,然後把鹽和表面的髒污沖洗乾淨。
圖/撒點鹽放在砧板上來回搓滾一下。取自本書
2. 把奶油放入鍋子或平底鍋裡,加熱融化之後加入秋葵,稍微搖晃平底鍋輕炒。
3. 加入鹽、砂糖、水,邊炒邊悶煮,等湯汁收到一半左右就可以關火盛盤。
圖/奶油煮秋葵。取自本書
註:食用秋葵注意事項
※ 每100克的秋葵含有220毫克的鉀,慢性腎衰竭病患要燙過再食用。
※ 中醫觀點指出秋葵屬性寒涼,對於脾胃虛寒、經常拉肚子的人群,最好不要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