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青少年打BNT心肌炎累計23例,還有2人住院!指揮中心公布常見症狀 | 健康遠見
疫苗

青少年打BNT心肌炎累計23例,還有2人住院!指揮中心公布常見症狀

青少年打BNT心肌炎累計23例,還有2人住院!指揮中心公布常見症狀 青少年打BNT心肌炎累計23例,還有2人住院!指揮中心公布常見症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國內青少年接種第一劑BNT疫苗人數約110萬人,據指揮中心統計,累計至11月3日,23人發生心肌炎,僅2人仍住院,其餘皆出院或門診追蹤,15人已恢復接種前健康狀況。

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校園接種,自9月22日開放12至17歲青少年施打輝瑞BNT疫苗,心肌炎不良事件受各界矚目。衛福部疾管署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陳婉青今天下午在記者會說明,國內青少年接種BNT疫苗發生心肌炎與國際相仿,男性多於女性,分別為19名男性、4名女性。

上述23名接種BNT疫苗發生心肌炎的青少年,在門診治療3人、住院治療共20人,當中18人已出院,僅2人經醫師判斷,未達出院標準,仍須繼續住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解釋,其中一名仍在住院的個案,是近期才出現心肌炎症狀,就醫後經判斷確認為心肌炎才住院治療。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陳婉青說,據國內青少年接種BNT疫苗發生心肌炎與心包膜炎不良事件者,多是在接種疫苗後14天內出現症狀,但確實還是有在接種後31天才出現症狀者;症狀分布以急性胸悶或胸痛為主,占青少年個案八成。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其次症狀為運動後或平躺後呼吸困難,其餘為發燒、心悸、疲倦、暈眩、食慾下降,陳婉青也提到,國內也有少數青少年個案有冒冷汗、腹脹、肢體麻、喉嚨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至於國內青少年接種BNT疫苗發生心肌炎與心包膜炎不良事件者的預後狀況,陳婉青表示,16名個案中有15人已恢復至接種前健康狀況或症狀已改善,僅有1人有併發症。她再次強調,根據國際文獻,接種BNT疫苗發生心肌炎與心包膜炎真實發生率未知,但據各國資料,發現個案八成為男性。

陳婉青說,接種BNT疫苗發生心肌炎與心包膜炎個案年齡大多數都低於30歲,7至9成於接種第二劑mRNA疫苗後出現,但多數出院時症狀皆已緩解,雖曾有重症案例報告,但其與疫苗相關性待釐清,長期預後與追蹤結果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國內青少年第二劑BNT疫苗預計12月中旬起開打,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召集人李秉穎今天表示,據國外資料,延長第二劑接種間隔12週,雖然可能減少心肌炎發生,但發生率大約與接種第一劑差不多,專家評估利弊得失,仍認為接種利大於弊。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李秉穎進一步解釋,青少年也是社區防疫不可或缺的一環,台灣今年5月社區COVID-19流行時期,也有多起校園感染案例,即使學生不是重症高風險族群,但學生在校園染疫,返家可能傳染家中長者,建議青少年如期施打第二劑。

本文轉載自2021.11.30「中央社」,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