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接種率八成,還是躲不過新變種?!以「速度感」防疫被各界稱頌的韓國,近期突破性感染的重症率爆高,導致當地醫院無床可用,首爾竟有上千名確診者,只能在家苦等,到院前死亡悲劇頻傳。當地專家研究發現,比起韓國施打速度慢、完整接種率也較低的日本,這波卻控制良好。原來,兩國關鍵大不同,在於青少年施打率。
難以想像,曾在240天內火速達成七成完整接種、進度超前歐美,現在兩劑接種率已超越八成的韓國,只因新變種病毒來襲,防疫成果恐歸零。
據「Worldometer」網站12月13日最新數據,韓國當日新增確診數高達5817例、死亡則新增40例。當地醫院更鬧無床危機,導致人口最多的大城市首爾確診病患,有上千名現在只能在家苦等。
甚至傳出已有近30名確診者,因等不到入院就逝世。另據當地媒體數據,自11月以來,重症比例竟增2.4倍;死亡比例更大增6.3倍。
疫苗防線被破、50歲上民眾重症率偏高
當地衛生部官員,也於近期憂心表示,原本以為趕緊打了疫苗,至少可防重症。沒想到光是前波Delta一來,疫苗防線就被破:當地50歲以上的民眾,因突破性感染得到重症的比例,遠遠高於預期!
不幸的是,12月Omicron來襲,只讓當地疫情更加嚴峻。據《韓國前鋒報》(The Korea Herald)揭露,在12月1日,韓國就在仁川某處教會,首度發現3個Omicron病例。在12月7日更曾一天暴增三倍Omicron病例,從12例增加為36例。
也正因兩波變種病毒接連來襲,在12月初,首爾、仁川與京畿道附近的醫院,COVID19重症床位利用率就已高達91%,早已一床難求。
據推測,有可能是當初拚第一波施打的是高齡民眾,結果打得早,經過三、四個月後疫苗效力就已大幅消退。
反觀同樣遇上新變種病毒的日本,截自12月13日兩劑接種比例約77%、只是近八成,還不及韓國。當地每日新增確診數卻僅131例,且無人死亡。而自11月開始,日本每日新增死亡病例更長期維持在5以下,遠比韓國控制良好。
圖/shutterstock
韓國多讓高齡民眾打AZ、日本卻拒打
據當地媒體《朝鮮日報》分析,韓國和日本防疫只有兩個關鍵差異,可能就是這裡出問題。
第一是韓國讓高齡者打AZ疫苗,日本堅持打其他類型;第二則是日本接種率雖不及韓國,但是日本12歲至19歲青少年接種率已達72%,遠高於韓國10多歲青少年約33%的比例。
為什麼這兩個作法不同,就造成如此大差異?
原來,病毒向沒有施打疫苗的群眾擴散,本就是合理狀況。而這些青少年,因為體質相對強健,即便感染頂多輕症、無症狀更常見。問題是他們仍會散播病毒到他處。
加上青少年學生天天上學,容易造成群聚,在回家或外出後又會導致病毒散播,以致讓最早一波多施打AZ的高齡民眾,反而因疫苗效力下降,不幸遭受感染並得上重症。
《朝鮮日報》評論委員金珉彻疾呼,這其實是韓國政府當初失策,只因為父母抗議擔心疫苗副作用,就改口指出給青少年施打疫苗的好處較少,就請家長自行考慮。而原擬要在明年啟動學生需有疫苗通行證、才能放行進補習班等措施,也考量民意暫緩,結果就此鑄成大錯。最後衝擊讓全體國民承擔。
原擬要在明年(2022年)啟動學生需有疫苗通行證、才能放行進補習班等措施,也考量到民意可能反彈而暫緩,就此鑄成大錯。最後新變種病毒長驅而入,衝擊結果由全體國民承擔。
AZ、BNT面對新變種,效力都降
此外,哪種疫苗最對付不了Omicron與Delta等新變種?根據《BBC》指出,英國健康安全局(UK Health Security Agency)近期研究581個病例發現,AZ與BNT疫苗在面對Omicron與Delta變種病毒時,效力都有明顯下降的趨勢。至於莫德納疫苗,因為樣本數仍不夠多,還不能斷定。
所以,韓國的疫苗防線被破,也許只是因為施打得相對早,不一定是疫苗種類的關係。
無論如何,現在韓國政府正緊急亡羊補牢,除改而呼籲青少年仍應該及早施打疫苗,並已讓當地民眾盡速追加第三劑。
而接種率仍遠不及韓國或日本的台灣,對於Omicron的來襲,需要有足夠的憂患意識。即便民眾接種了疫苗,還是不能掉以輕心,跨年或相關外出活動,沒有做好完善防護前,恐怕要適度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日前也因擔憂副作用,已暫緩12~17歲青少年施打第二劑。能否全面施打真正有效且副作用低的疫苗,並及時啟動第三劑?也是未來必得面對的關鍵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