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普遍生活壓力大,長期下來不僅影響幸福感受,且易導致病痛纏身,例如常見的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和憂鬱症等都和慢性壓力有密切關聯。也因為這樣,慢性壓力被認為是21世紀主要的健康風險因素,其對身心帶來的危害實不容小覷。
您也有類似的困擾嗎?是否不知該如何因應?一份不久前發表在國外知名期刊《身心醫學》(Psychosomatic Medicine)的報告指出,透過正念冥想就能有效緩解慢性壓力,值得大家嘗試。
所謂「正念冥想」(mindfulness meditation)是一種結合打禪與瑜伽的靜坐方式,操作過程中需專注察覺當下的呼吸、身體、情緒與思慮,逐步調整認知,放鬆自己,近年來頗受醫學、教育等領域的關注。
圖/Unsplash by Jared Rice
該研究由服務於德國馬克思普朗克(Max Planck)人類認知暨腦科學研究所的勞拉•普爾曼(Lara Puhlmann)博士所主持,其領導的團隊藉由刊登廣告招募到362位民眾(註:排除過去兩年曾有精神方面問題、具冥想經驗,或正在服用穩定情緒藥物者),並針對他們進行實驗調查,目的在探討規律練習正念冥想是否真能發揮減壓作用。
首先,所有參與者被隨機分為三組,一組為對照組,未有任何活動介入,其他兩組皆有實施正念冥想訓練,但操作項目的順序不同。實驗時間共為期九個月,每周六天,每天要30分鐘。
為了避免預期性心理的干擾,也就是安慰劑效應,了解是否管用的方法不採傳統的自呈式問卷,而是較為客觀的生理學檢驗。研究人員每三個月採集一次個案的頭髮,測量當中壓力荷爾蒙,亦即可體松(cortisol)的含量。該激素是評估慢性壓力的具體指標,當處於壓力狀態的時間越長,累積在個體頭髮中的量往往也會越大。
結果發現,訓練半年後,受試者頭髮中的可體松含量顯著減少許多,平均降幅高達25%。接下來的三個月,該激素依然維持在低水平,至於對照組則是無任何變化。
研究者表示,正念冥想確實有助減壓,維護健康,但要產生效果並非一蹴可幾,唯有積極投入,養成習慣,帶來的好處方能長久。
若有興趣學習正念冥想,不妨洽詢提供身心科服務的醫療院所、心理治療所、心理諮商所,而以下網站也可以參考:台灣正念發展協會
(本文作者為法務部矯正署高雄戒治所臨床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