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肛門搔癢是痔瘡?一文看懂內痔、外痔、肛裂差異,5居家照護減輕不適 | 健康遠見
醫療

肛門搔癢是痔瘡?一文看懂內痔、外痔、肛裂差異,5居家照護減輕不適

肛門搔癢是痔瘡?一文看懂內痔、外痔、肛裂差異,5居家照護減輕不適 肛門搔癢是痔瘡?一文看懂內痔、外痔、肛裂差異,5居家照護減輕不適。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你或許聽過「十男九痔」,甚至「十女十痔」這樣的說法,沒錯,痔瘡是現代人不常提起,但許多人都曾受此困擾的問題。那到底什麼是痔瘡呢?

不能說的秘密–壓力大,讓你得痔瘡。照護線上提供圖/不能說的秘密–壓力大,讓你得痔瘡。照護線上提供

痔瘡是在肛門、直腸處一團團腫脹、擴張的靜脈,任何讓屁股肛門處承受較高壓力的事情都會引發痔瘡,像是便祕時上廁所變得需要很出力;或是因為懷孕或體重變重,骨盆腔壓力上升;還有常常舉非常重的重物或練重訓,都可能會導致痔瘡,進而引發肛門附近的不舒服、疼痛、甚至出血,隨著年紀愈大,痔瘡問題會困擾更多人,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幾個關於痔瘡的快問快答。

內痔和外痔有什麼不同?

長在肛門皮膚下方的腫脹靜脈曲張屬於外痔,長在直腸內的算是內痔。肛門附近痛覺神經比較密集,於是外痔比較會讓人覺得癢、腫脹、及覺得痛,而直腸裡的痛覺神經比較少,因此長了內痔時通常就比較不會痛。然而,不管內痔或外痔都可能造成出血。還有,不管是內痔或外痔都可能造成脫垂,也就是這團靜脈曲張延展到肛門以外、掉出來了,需要推一下才會回到原本的位置。

內痔與外痔的分別。照護線上提供圖/內痔與外痔的分別。照護線上提供

痔瘡和肛裂有什麼不同?

痔瘡、肛裂的症狀很類似,都是會讓人覺得肛門附近癢癢的、痛痛的,還會流血。不過,痔瘡是一團膨出的靜脈曲張;而肛裂代表肛門處的撕裂傷或潰瘍,也就是黏膜受到傷害、變成傷口。所以請記得,痔瘡是靜脈曲張,肛裂是肛門處的傷口。請看「痛起來不得了的肛裂」了解更多。

另外肛門附近還可能有肛門廔管、肛門膿瘍等惱人的問題,請看「讓屁股爆痛又爆漿!肛門膿瘍和廔管」的介紹。

肛門處的各種問題。照護線上提供圖/肛門處的各種問題。照護線上提供

什麼人容易得痔瘡?

除了小孩不太可能會有痔瘡的問題外,其他從青少年到老年的各年齡層,都可能患有痔瘡。任何影響到直腸血流,讓直腸附近壓力很大,靜脈回流不好而變成曲張的問題,都可能會導致痔瘡,像是:

•  體重過重,讓整個骨盆腔承受較大壓力
•  懷孕時子宮快速擴大,同樣會壓迫靜脈回流
•  飲食內容極少含有纖維素,而讓大便很硬、不容易解便,需要出力如廁
•  長期便祕或腹瀉
•  長期需要負重(不管是練重訓或做勞力工作都算)
•  喜歡蹲廁所蹲很久,或是久坐、久站的人

痔瘡的危險因子。照護線上提供圖/痔瘡的危險因子。照護線上提供


什麼狀況要懷疑自己有痔瘡?

•   如果肛門總是癢癢的,而且常常會痛,尤其是坐著的時候更痛,或肛門處有硬塊感,可能是外痔引起的。
•  上廁所後,衛生紙上出現較鮮紅的血跡。(如果是解黑便,就要擔心是上消化道,例如胃部、十二指腸的出血)內痔、外痔都可能造成出血,而由於內痔不太會痛,幾乎都是看到出血才會讓人有所警覺。

擔心有痔瘡的時候,該怎麼辦?

如果上完廁所在擦拭時,發現衛生紙上沾著血,務必要到醫院、診所做進一步的檢查。畢竟,不僅是痔瘡會引發腸胃道出血,包括大腸癌發炎性腸道疾病(例如克隆氏症潰瘍性結腸炎)等更嚴重的狀況也會引發糞便帶血的狀況。因此,醫師會就症狀、患者年紀、家族史等因素,評估與安排適當的檢查方式,像是肛門指診、乙狀結腸鏡、或大腸鏡

在家應如何照護痔瘡?

通常剛發現自己有痔瘡問題的時候,可以先靠著幾樣居家生活的改變,來減輕痔瘡造成的不適:

•  喝足量的水
•  增加飲食中的膳食纖維含量(也就是多吃全穀類、蔬菜、水果)
•  試著溫水坐浴約10到20分鐘,每天不限一次,多次也可以
•  如果大便還是很硬,可以請醫師開軟便劑,改善排便問題
•  上完廁所後避免用乾乾的衛生紙擦拭肛門周邊,可以善用免痔馬桶,或考慮用濕紙巾擦拭

面對痔瘡的居家療法。照護線上提供圖/面對痔瘡的居家療法。照護線上提供


痔瘡會帶來哪些併發症?

大部分痔瘡除了會痛、會癢之外,不會帶來很嚴重的問題,然而少數患者痔瘡太大或持續時間很長的時候,可能會因痔瘡常常出血而到了貧血的程度;或是因外痔的靜脈曲張裡卡了血塊,導致痛感加劇,這時這團外痔靜脈曲張會變得更有藍紫色的模樣,也可能會出血。假使痔瘡造成愈來愈嚴重的症狀,就要考慮以手術解決這團靜脈曲張。目前手術方法很多樣化,可以和醫師好好討論自己適合的方式。

如何避免痔瘡?

要避免痔瘡,基本上就是要避免讓肛門、直腸承受過多的壓力。因此,保持健康體重是一定必要的。要保持良好的如廁習慣,有想要上廁所的感覺就趕快去,不要拖延。但不要太過辛苦、出力的上廁所,也不要蹲太久,這些都會讓直腸承受過多的壓力,影響靜脈血液回流。所以,為了要保持好排便的狀態,平常要多喝一點水,多補充膳食纖維,當然,多運動也能幫助體內環保。

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外科西醫一般科家庭醫學科

(文/白映俞;本圖文轉載自照護線上網站)

專欄介紹:

照護線上於2017年3月成立,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每月約有230萬瀏覽人次。

2018年5月照護線上進化為醫療入口網站,免費註冊為會員就能輕鬆找診所、找藥局並完成網路掛號和預約領藥,是行動世代最佳的照護平台。

更多內容請至【照護線上網站】/【粉絲專頁】/【LINE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