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齡女子是否該考慮「凍卵」以備將來不時之需?隨著生殖技術愈來愈進步,「凍卵」蔚為風氣,不管目前有沒有想生小孩,這都成為一個「生育保險」的選項。但
周宗翰中醫師指出,每一位女性的卵子數量先天就已注定,且數量也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漸漸減少,所以為了將來孕育生命的需求,保存品質優良的卵子反倒是目前的必要課題。
30~35歲短期內沒有生育計劃者,就可以提早規劃凍卵
一般建議30~35歲,短期內沒有生育計劃者,就可以提早規劃凍卵,一旦超過39~40歲凍卵效益大幅降低,因此愈早凍卵,卵子品質愈好,日後成功機率也會愈高。
凍卵如何進行?使用排卵針、排卵藥刺激卵巢排卵
很多人好奇凍卵如何進行?首先經由婦產科醫師評估問診,透過抽血及陰道超音波檢查,了解卵巢功能,便開始擬定凍卵計畫。一開始使用排卵針或排卵藥刺激卵巢排卵,讓多一點卵子於體內長大成熟,並透過超音波及抽血觀察卵泡是否成熟。
當卵泡成熟後便進一步安排進行取卵手術,通常輔以靜脈注射進行全身麻醉,經由陰道超音波輔助,使用取卵針穿刺過陰道壁,抽取卵巢內的濾泡液進行取卵。取出的卵子放置集卵管中,再放入-196°C低溫液態氮急速冷凍,就完成凍卵的程序了。
卵子不是凍了就可以無限延長懷孕時間
卵子冷凍可長達10~15年,但是別誤會不是凍了就可以無限延長懷孕時間!因為子宮老化也是不孕的另一個主因,最好在45歲前解凍、受孕,將形成的胚胎放回子宮,才比較有成功的生育機會。所以在凍卵前好好養卵、增強卵子品質,是中醫師可以提前介入的時刻,一起來看看如何習食、護卵、養子宮。圖/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7大心法將有助養出好卵、好氣色
1.養成跑步、游泳的習慣
運動不僅有益身心,對子宮也有很多益處,是鍛鍊子宮的最有效運動方式,游泳又以蛙式效果最佳。每週游泳2小時與跑步每天半小時,便能增強子宮與卵巢的活力。
2.早睡早起,充足睡眠養子宮
若長期睡眠不足,容易造成腦細胞堆積廢物而干擾「下視丘—腦下垂體—卵巢—子宮」生殖軸線的回饋平衡,造成荷爾蒙失衡,子宮提早衰退、卵子品質提早老化,影響之大不可小覷。建議民眾在睡覺前一個小時放下3C產品和手機,早睡、睡飽、睡好是女性健康的不敗根基!
3.避免久坐氣滯血瘀
久坐是骨盆循環差的主因,在辦公室坐超過六小時的上班族女性,由於久坐缺乏運動,加上持續放送的冷氣很容易有氣血循環障礙,造成子宮與卵巢調節失常。建議提醒自己每工作一小時,就站起來走動五分鐘,改善因久坐導致的氣滯血瘀。
4.正確避孕、預防婦科感染
避孕的觀念是適婚期女性的重要須知,人工流產對子宮與卵巢的危害性非常大,此外如果是非計畫性的意外懷孕,子宮也可能因未做好準備而在產前產後發生各種問題。
且反覆多次人工流產也很容易造成子宮腔感染、子宮頸或子宮腔沾黏,這些都是導致以後出現繼發性不孕問題的原因之一,所以避孕是育齡期女性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建議使用保險套避孕,如果婦女性生活放縱,或未成年便開始性生活,容易引起陰道發炎以及婦科感染,導致子宮頸糜爛以及子宮頸癌等疾病,保險套一方面可做為避孕,也可作為第一層保護。
圖/深海魚類中含大量Omega-3脂肪酸,具有穩定子宮內膜、改善卵子品質的功能。Unsplash by Visual Stories || Micheile
5.調卵護子宮,建議多食用魚類
多吃魚的女人美到老,深海魚類中含大量Omega-3脂肪酸,具有穩定子宮內膜的功能,且Omega-3脂肪酸也有助於人體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降低,使女性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提升卵巢功能、改善卵子品質。
6.多吃暖身食物,改善寒性體質
食用可以讓身體溫暖起來的食物,可以改善寒性體質,提升助孕力。從中醫觀點來看,生薑、羊肉、韭菜、芝麻、核桃、桂圓、紅棗等食材的屬性溫熱,便是調理宮寒的不錯選擇。可取生薑、紅棗和黑糖煮成「黑糖薑棗茶」,一般正常體質的女性,日飲1杯當作保健;體質偏寒者,每天可增量1至2杯,持續一個月,可有效改善氣血循環,祛除體內寒氣,改善寒性體質,進而增加受孕機率。
7.經期分階段食療
月經前、中、後三時期,若攝取適合當時身體狀態之飲食,可調節女性生理心理上種種不均,也是使皮膚細嫩油滑的美容良機。
月經前:煩躁不安、便祕、腰痛者,宜攝食促進腸蠕動及代謝之物,如煮熟的青菜、豆腐等以調節身體之不均狀態。
月經來潮中:為促進子宮收縮,順利把老廢經血排出,可攝食動物肝臟等,以維持體內熱量,此時油性食物及生冷食物皆不宜多吃,經期第一二天可以吃生薑炒雞肝或豬肝,多服用補血的食品促進月經來得更乾淨些。
月經後:容易眩暈者可在經行時攝取薑、蔥、蒜等,在經後宜多吃魚類、多筋的肉類及豬牛肚等,以補充蛋白質,增強食慾、恢復體力,調節卵巢功能。
(本文作者為翰鳴堂中醫診所執行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