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產官學研醫打群架!攻上五大山頭,疫苗護國神山能成真? | 健康遠見
次世代疫苗

產官學研醫打群架!攻上五大山頭,疫苗護國神山能成真?

雜誌原標題:攻上五大山頭 打造疫苗護國神山
產官學研醫打群架!攻上五大山頭,疫苗護國神山能成真? 疫苗產業不能孤軍奮戰,要打疫苗國際盃,需集結各界智慧方能成功。張智傑攝

台積電打入世界半導體產業鏈,打造台灣護國神山,面對新興傳染病來襲,台灣疫苗產業也能複製相同模式?《遠見雜誌》遍訪專家、梳理五大戰略,「疫苗台積電」可以不是夢!

「新興傳染病將益發盛行!」疫情爆發初期,美國感染權威機構霍普金斯大學便曾向世人揭示,隨著環境惡化、人口增長、全球化的影響,COVID-19絕非偶然。

不只如此,未來,病毒還將一次又一次向世界席捲而來。


全球流行病的愈發頻繁,意味著疫苗商戰,將是後疫情時代的新常態。此刻正上演的疫苗商戰2.0,不會是最後一戰。

掌握疫苗、搶奪疫苗話語權,也成為立足國際社會的新指標。換句話說,盡速爭得疫苗世界盃的入場券,已是台灣迫在眉睫的國安議題。

曾經,台灣憑藉著台積電模式,打入世界半導體產業鏈、創造護國神山;如今,面對新興傳染病的挑戰,台灣的疫苗產業能否複製台積電經驗?這樣的願景,是癡人說夢,還是有機會實現?

對此,《遠見雜誌》綜合專家意見,整理出五大戰略方向。

延伸閱讀

Omicron劃出新冠分水嶺!全球疫苗商戰2.0開打,台灣能怎麼贏?

打造「疫苗台積電」的關鍵,在於能否找到屬於台灣疫苗的關鍵利基。達志影像圖/打造「疫苗台積電」的關鍵,在於能否找到屬於台灣疫苗的關鍵利基。達志影像

戰略1〉整合!以府院格局打造疫苗產業

首先,台灣必須在政府層級上,展現領導高度。

疫苗產業是場高度資本的市場遊戲,若欠缺政府統籌,台灣根本難跟國際一戰。攤開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新冠疫苗緊急使用清單,10支疫苗一字排開,都能看見國家主導的身影:輝瑞、莫德納、嬌生之於美國;國藥、科興之於中國;AZ之於英國。

疫苗戰,亦是國力之戰。

「政府應拿出當初發展台積電的決心,」聯亞生技董事長王長怡指出,打造疫苗產業發展路徑,官方態度關鍵,稅務抵免、獎勵措施、法規鬆綁,都是前期重要的打底工程。

談及疫苗主責單位的整合,投身疫苗產業超過30年,前衛福部長林奏延心有戚戚焉。

他指出,2015年以前,台灣尚有「跨部會國家人用疫苗策略委員會」作為疫苗主責單位,橫向串聯部會資源,但如今主責單位,卻已散落各部會。

他主張,要推動疫苗產業,必須設置「院級主管機關」,且由政務官出任,對上直接向總統負責,扛起疫苗擘劃的政治責任。

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董事長涂醒哲更建議,除了整合政務機構外,更需要找出民間企業、政府主責單位的共好模組。

「政府不是疫苗產業管理者,」涂醒哲表示,應以「國家即公司」的視角出發,所有部會的目標,都在為公司產品服務。他指出,外交部是疫苗行銷部、衛生署是品質管理部、民間是商品製造部,「如此,疫苗國家隊才能共同成長!」

延伸閱讀

進軍疫苗世界盃!基因三好三壞,疫苗國家隊能否大復活?

高端疫苗總經理陳燦堅表示,經歷新冠疫情,讓民間、政府都對國際遊戲規則有了新理解。張智傑攝圖/高端疫苗總經理陳燦堅表示,經歷新冠疫情,讓民間、政府都對國際遊戲規則有了新理解。張智傑攝

戰略2〉財源!建立可長可久的疫苗基金

沒有錢,成不了事。因此,疫苗財源必須穩定。

綜觀國際大國在本次疫苗資金的投入,台灣不免汗顏。姑且不論美國投資金額上百億的曲速行動(Operation Warp Speed),相較鄰近國家的韓國、澳洲,台灣疫苗總預算也不及兩國的三成。

「台灣應效法國際,成立疫苗相關的主權基金,」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指出,COVID-19期間,能看見不少專為天災疫病成立的基金,例如,比爾與梅琳達蓋茲基金會(BMGF)及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CEPI),都為挹注疫苗資金,扮演關鍵角色。

事實上,在國衛院編撰的《疫苗政策研議》中也曾建議,應設立「大型非營利全球衛生基金會」,一方面做為面對緊急傳染病時的後備金援,另一方面對口國際非政府組織(NGO),參與跨國防疫計畫。

「健保費不該只是左手徵稅、右手支出,」涂醒哲建議,若要建立疫苗基金,應善用健保財源,作為全民對生技產業的投資,他粗估:「只需1~2%健保費,台灣疫苗產業每年就能多增加80億~160億的研發挹注。」

除了著眼健保預算的分配,結合國防預算,也能是疫苗基金的財源之一。

「投資疫苗,該比擬投資飛彈,你會問為什麼飛彈造了不用嗎?」陳秀熙指出,造飛彈是嚇阻敵國,投資疫苗,是為了防患病毒,兩者在戰略思惟上,並無不同。

涂醒哲直言,如果不從跨部會的預算上思考,反要疫苗廠自行籌資,那台灣疫苗產業想破頭也沒有解。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建議,台灣應效法國際,成立疫苗相關主權基金。池孟諭攝圖/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建議,台灣應效法國際,成立疫苗相關主權基金。池孟諭攝

戰略3〉選題!以終為始思考產業出路

要找出國產疫苗的成功之道,必須「以終為始」,先思考疫苗產業的市場何在,再根據目標市場,尋求可行的開發方向。

新冠疫情下,世人已看見疫苗產業的龐大商機;同時,也理解這塊大餅,並非人人都能分一杯羹。

根據WHO統計,全球有超過300家疫苗廠投入新冠疫苗研發,但截至2月,僅有28支疫苗取得各國的EUA;最終,全球超過八成接種者的疫苗,更集中於全球十間藥廠。

難怪,國衛院副院長司徒惠康坦言,全球流行性的疫苗市場上,早被輝瑞、AZ等大藥廠寡占,台灣要靠自己研發,打入新冠疫苗國際盃,近乎不可能。

然而,輸了新冠疫苗市場,不代表台灣沒機會進軍國際市場。「在區域性疫苗上,台灣仍有機會,」司徒惠康舉例,歐美藥廠開發的腫瘤疫苗,不見得適用於亞洲的人種,因為生活方式、氣候環境、基因組合等,都有差異,「像東南亞好發的腸病毒、登革熱疫苗,也都是台灣可探索的利基。」

除了區域性疫苗,外交疫苗是另一條路線。陳秀熙就建議,長期以來,台灣都會給予邦交國大量金援,若能將疫苗也納入外交服務中,便能為台灣疫苗市場解套。

他指出,台灣許多位處非洲的邦交國,即使爆發傳染病,也非國際大廠投入的目標。這時,若能打造「外交疫苗」,將外交經費結合國產疫苗能量,不僅能助邦交國脫困,還能藉此定位國產疫苗市場,壯大疫苗量產規模。

延伸閱讀

疫苗成功者經驗!解構美英韓中模式,打造台灣專屬DNA

國衛院副院長司徒惠康認為,台灣雖然難與國際大廠抗衡,但在區域性疫苗上仍大有可為。張智傑攝圖/國衛院副院長司徒惠康認為,台灣雖然難與國際大廠抗衡,但在區域性疫苗上仍大有可為。張智傑攝

戰略4〉升級!靠代工進軍疫苗國際盃

其實,只要打通疫苗量產規模,台灣就有底蘊爭取轉型,並透過協助國際大廠代工,打入疫苗國際盃。

審視過去兩年的疫苗商戰,可以發現,打入疫苗國際市場有兩種路徑。

其一,是如輝瑞、AZ,以大廠之姿,開發出橫掃全球市場的疫苗;其二,是如韓國三星,以局部關鍵技術,爭取到包括AZ、莫德納的代工資格,同樣能嘗到疫苗市場的經濟果實。

台灣缺乏藥廠巨頭,但論及代工,台灣卻有著全球最成功的晶圓代工經驗。

「花若芬芳,蝴蝶自來,」長期深耕台美醫業的史丹佛醫學院教授王智弘指出,要打入疫苗代工產業鏈,政府可以參考台積電經驗,先透過賦稅優惠、鬆綁法規等方式,逐步為外資創造投資環境。

涂醒哲則認為,台灣此刻已具備與次單位蛋白疫苗大廠的談判本錢。他指出。台灣在疫情期間已自行開發高端,並獲得CEPI認可,同時,國內生技代工廠總量能,已上看4億劑,爭取代工絕對有資格。

至於以mRNA疫苗為主要技術的輝瑞、莫德納,有無合作可能?

王智弘、陳秀熙一致認為,即使核心技術落後,仍可先從基礎的填充、分裝做起,再逐步升級代工產品,最終目標,是希望藉此習得國際先進技術。

涂醒哲指出,疫苗代工一如晶圓代工,產品上皆有細緻分工,在瞄準疫苗代工時,也應思考如何在產業鏈上,提供如台積電般、不可取代的疫苗關鍵技術。

史丹佛大學醫學院教授王智弘表示,台灣可透過打進疫苗代工產業鏈,習得國際先進技術。陳之俊攝圖/史丹佛大學醫學院教授王智弘表示,台灣可透過打進疫苗代工產業鏈,習得國際先進技術。陳之俊攝

戰略5〉淬鍊!找出「疫苗台積電」核心技術

要打造「疫苗台積電」,絕非易事。台積電之所以能成為護國神山,不只因打入國際品牌產業鏈,更關鍵的,還在於台積電晶片技術上的不可取代性。

因此,持續盤點國內生醫優勢、萃取關鍵技術,可說是台灣從「疫苗代工」邁向「疫苗台積電」的最後一哩路。

林奏延就坦言,自己71歲那年創業,就是因為不想在代工上一直輸韓國,希望能為台灣找出一項不可取代的生物技術。

林奏延解釋,自己正投身「外泌體」研究,該物質是執行細胞間傳遞的重要物質,可以用於包覆RNA,若應用在mRNA疫苗,還能降低身體副作用。他指出,目前台灣在外泌體研究上仍居領先,若該技術成功落地,屆時台灣將更有籌碼與國際藥廠談判。

除了民間努力,近來,國衛院正積極部署疫苗新技術。司徒惠康指出,在疫情期間,國衛院也意識到,僅有次單位蛋白疫苗不足應付新興流行病,必須著手開發新型技術平台。

當前,國衛院選定「DNA」疫苗技術。司徒惠康解釋,一方面是動物實驗效果好;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打造有別國際大廠的特殊技術。

輝瑞亞洲非洲中東區臨床試驗中心暨研究營運管理總監李宜珊指出,台灣具備完整的生醫人才與臨床規範,只要再結合健保資料庫,就能創造出獨特的「數據利基」,吸引國際藥廠投入合作研發。

高端副總經理李思賢則表示,疫苗產業要能打上國際盃,自始至終都是「研發戰」,協助疫苗廠在既有技術上突破,才是登上國際的捷徑。

王長怡也認為,台灣疫苗產業應該集中火力,選定幾項高潛力技術,並由國家主導,作為長期的支持與協助。

輝瑞研究營運管理總監李宜珊認為,台灣獨特的「數據利基」,可吸引國際藥廠合作。台灣輝瑞提供圖/輝瑞研究營運管理總監李宜珊認為,台灣獨特的「數據利基」,可吸引國際藥廠合作。台灣輝瑞提供

代工、研發雙軌並行,找出台灣的DNA

疫苗產業,不是一個能孤軍奮戰的市場,要打疫苗國際盃,更需集結各界的智慧,方有機會在世界一搏。從整合中央、尋找財源到審慎選題,台灣經由協作,有望逐步穩定疫苗量能,並爭取加入國際疫苗代工鏈。

然而,台灣遠不只如此。

代工只是起手式,透過代工習得技術轉型,加上盤點國內技術、整合健保優勢,台灣最終將找出利基、打造下一座護國神山。

「疫苗台積電」的夢想,距離台灣可以不遙遠。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