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上海封城記〉求救聲四起,飢荒備荒恐慌,幸福是搶到菜 | 健康遠見
防疫

上海封城記〉求救聲四起,飢荒備荒恐慌,幸福是搶到菜

上海人還沒被新冠感染,就快要先被餓死了。
上海封城記〉求救聲四起,飢荒備荒恐慌,幸福是搶到菜 上海小區區民排隊做PCR檢測。圖片提供/梁祥賢

誰也沒料到,人口2500萬、國際城市標杆的上海,在封城以來這麼短時間內竟會出現「飢荒」,繁華摩登進步先擱置一旁,集體關注起最基本的吃飯問題,幾乎所有人都懵了。

姚寧(化名)的男朋友剛去上海就被封,住在上海松江區中山街道茸南苑租來的房子裡,封城以來將近一個月,餐餐吃泡麵和麵條,終於有一天吃到反胃吐了,由於初來乍到,沒有加入社區群組,無法參加社區團購,網購搶菜也搶不到。

「現在還剩兩碗泡麵,就什麼吃的也沒有了,怎麼辦?還有沒有其他辦法能吃上飯?」姚寧在微博上發文求助,口氣焦急萬分。

發出「快餓死了」求救信號的,還有上海徐匯區的孫明(化名):「啥時候發第二次物資,搶菜搶不到,團購菜也不知道在哪團,救救我們吧!」

上海市政府派發給居民的一次性物資。圖片提供/梁祥賢圖/上海市政府派發給居民的一次性物資。圖片提供/梁祥賢

一位網友由於每次收到政府發放的物資全是胡蘿蔔,想破頭思考怎麼煮出不一樣的花色,最後忍不住嘲諷:「上海搶菜太可笑了,還沒被新冠感染,就要被餓死了,鼓掌!」

飢荒,甚至即將蔓延到鄰近上海的工業大城蘇州。由於上海確診者人滿為患,從4月1日起,蘇州物流中斷,或是卡在高速公路上,或是折返,導致蘇州眾多菜市場封閉。

突如其來的變化,一位買不起價格飆漲的菜,更買不到菜的蘇州居民,從之前一天三頓,一頓兩菜一湯,到現在一天一頓,一頓僅一菜一飯,「作為鄰居蘇州的民眾,真的被禍害得苦不堪言,上天無路,下地無門,叫天天不應!」

「毀滅吧!趕緊的,累了。」

70歲的金鐘影帝李立群,近日恰好也在上海,在在社交平台分享上海的隔離生活,坦言已經不知道是居家隔離的第幾天了,每天都在苦中作樂。平時就拿饃饃當主食,因為團購群也不一定能買到想買的東西,有什麼就吃什麼,好不容易有白菜豆腐,下廚料理了一碗白菜豆腐五花肉,戲稱是「盛宴」,還要慢慢吃,鼓勵大家要堅持等到解封。

上網搶菜,更是眾多上海人從來沒遇到的「生存之戰」,連不住在上海的外地親友也被動員幫忙搶菜。

「早上5點多開始幫在上海老弟在線上搶菜,購物車放了一堆卻是沒法結帳的狀態允悲,等到6點整一直點顯示無法連接,再過兩分鐘就啥都沒了,我嘞個天,欲哭無淚,」一位山東網友大吐苦水說。

民眾吐槽上海市官員。圖片截自/微信圖/民眾吐槽上海市官員。圖片截自/微信

戲謔「浦東可以辟谷了,是嗎?」的謝傑(化名)每天圍著菜轉,清晨點開手機裡的「叮咚買菜」「盒馬」「美團買菜」「每日優鮮」App上,等待整點一到啟動搶菜模式,結果總是搶不到菜。然後看看上海市政府新聞,然後看微信群組裡的團購消息,終於可以下單卻因封控管制快遞送不過來,到了晚上,蹲在社區圍欄邊等義工送來物資,通常是等不到,睡覺前再上App搶一波還是沒搶到任何東西,一天「好恐怖的隔離日子」就這樣結束了。

一篇「叮咚買菜創始人親自教如何線上買菜」的上海搶菜攻略,瞬間突破百萬點閱,充分展露了上海疫情下的搶菜焦慮。甚至為了應付缺菜窘境,教人如何在家用溼衛生紙種出豆芽菜的影片,也流傳甚廣。

上海買菜攻略。圖片截自/微信圖/上海買菜攻略。圖片截自/微信

次次搶菜,次次落空,總是搶不過別人的無奈,加上即將斷糧的絕望,更讓部份上海人自暴自棄,搬出金馬影帝黃渤主演的《瘋狂的外星人》中的知名台詞高喊:「毀滅吧!趕緊的,累了。」

幸福就是肉和蔬菜

上海大潤發南匯店店長王忠魁,和105個員工在店裡打著地鋪,已經守了三十多天。因為一個小小的烏龍,王忠魁的私人電話號碼,被當成物資緊急熱線發出去,然後一天到晚電話接不停。

比如一個媽媽打來說,家裡孩子剛出生20天,她沒有母乳,家裡的奶粉也吃完了,想要買一些奶粉和紙尿布。王忠魁回想起電話的那一頭,饑餓難耐的嬰兒哭聲又急又尖,這位媽媽得扯著嗓子才能把需求說清楚,掛電話前一連說了十幾聲謝謝,令人心酸。

當時看著空空的貨架,王忠魁就感覺這個時候,幸福就是肉和蔬菜。

有錢也買不到菜,導致上海出現「以物易物」的傳統交易模式。大陸微信公眾號《DT財經》披露,上海年輕人有人用牛肉餅換到米、麵、油,有人用半瓶酒換到4個蛋塔。而在食物之間的交換中,無糖可樂站在了頂端:可以換到任何東西。「青椒和蔥薑蒜變成了硬通貨,因為蔬菜包裡不會出現。疫情中的真友誼,就是我的薑願意切你一半。」

上海網路流傳的以物易物名單。圖片截自/微信圖/上海網路流傳的以物易物名單。圖片截自/微信

在大陸上一波疫情立下大功的方艙醫院,這一回在上海,竟變成眾人「拜託讓我確診,然後頓頓有得吃」的最愛。

由於PCR檢測陽性是確診,被送往方艙醫院隔離,網友戲稱現在上海已經分為「陰陽兩界」。「陽間」的人們因為無症狀或輕症天天生龍活虎,伙食也不錯。而「陰間」(PCR檢測陰性)的小夥伴則是每天足不出戶,每早搶菜搶物資。「我其實特別想去陽間,」一位網友半開玩笑說。

目前身在方艙醫院的「zhuyi」很不解,他是無時不刻想離開,得知有人竟然不想離開方艙,倍感訝異。不離開的辦法是逃避做PCR檢測,只要沒有檢測無陰性報告,就可以一直待下去。

不想離開方艙的原因,其實不難理解。因為回去租處也買不到吃的,想返回老家也沒有交通工具,只能先「陽著」住在方艙裡,等待徹底解封。饒富興味的是,有一位確診的理髮師帶著工具入住方艙醫院,挨著床位逢人就問要不要理髮,一次收費20元人民幣,生意竟絡繹不絕。

在生活物資缺乏保障的情況下,人們沒死於病毒之手,卻有可能被飢荒打敗,人道主義爆發危機的此刻,防疫政策還有意義嗎?不少上海人發出如此的「靈魂拷問」。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