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確診了該怎麼辦?被匡列要如何應對?常見問題懶人包大統整! | 健康遠見
新型冠狀病毒

確診了該怎麼辦?被匡列要如何應對?常見問題懶人包大統整!

做好萬全準備,才能用更正面的態度來應對疫情
確診了該怎麼辦?被匡列要如何應對?常見問題懶人包大統整! 隨著Omicron的肆虐,台灣將進入和病毒共存的新時刻

在這個隨時有可能會確診的環境中,確診了該怎麼辦?被匡列又該如何應對?

隨著新冠肺炎變種病毒Omicron的肆虐、本土案例接連的爆發,台灣似乎再也無法躲過這波疫情,注定面臨和病毒共存的時刻──也許你擔憂、害怕疫情造成的影響,但如今的狀況和2021年5月相比,其實已經完全不同。

去年5月那波本土疫情,是台灣人初次真正面對變種病毒的侵襲、攻擊的時刻,在對疫情不了解和根本沒人打過疫苗的狀況下,整個時空背景確實比現在嚴峻,雖然事隔近一年,我們又再度面臨疫情的挑戰,縱使確診人數相對以往都特別的誇張,但只要做好準備,真的不用太過緊張。

如今,在這個隨時有可能會確診的環境中,確診了該怎麼辦?被匡列又該如何應對?我們羅列了常見問題大解析:

被匡列要怎麼應對?

基本上只要施打過疫苗,對疫情可以不用太過擔心圖/基本上只要施打過疫苗,對疫情可以不用太過擔心

若曾在確診者出現症狀或無症狀前4天曾密切接觸,包含同住家人、共同在餐廳用餐、面對面15分鐘以上等狀況,就必須留在家中自我隔離,等候衛生單位通知,隨時關注自己身體狀況,若可以,則應該家中定期快篩,觀察自己有沒有確診或相關症狀發生。

確診了該怎麼辦?

被匡列的居家隔離者

若你是曾經收到簡訊,和確診者有長時間接觸、共處同個環境而被通知匡列的居家隔離者,在自家隔離期間快篩後發現確診,那你應該盡速通報1922或當地衛生所,告知自己的接觸史與被匡列的狀況,檢疫機關將會請你到有篩檢站的醫院做PCR(核酸檢測)篩檢,以確認是否是真的陽性。

自行快篩發現陽性者

現階段的許多狀況,也許正是此情境──發現有些微感冒症狀後自行到藥局買快篩檢測,結果發現自己確診,那麼此時你並不需要通報1922或衛生所,而是到自家附近有篩檢站的醫院急診處,通報做PCR檢測,接著返家等待結果,PCR陽性後才是真的確診。

但無論如何,以上兩種情況都不能搭乘大眾運輸到醫院,全程也必須配戴口罩,並將自己的快篩結果以夾鏈袋密封裝好送至醫院,且依當地衛生主管機關的指示做後續行動。

註:所有的PCR結果都是在「健保快譯通」查詢

延伸閱讀

台灣新冠肺炎確診連日暴增,為什麼我們不用太過擔心?

確診會有什麼樣的症狀?

Omicron的主要症狀為咳嗽、喉嚨痛、鼻塞、流鼻水、發燒等,可能伴隨肌肉痠痛、全身無力、頭痛、腹瀉等,極少部分患者可能有嗅覺、味覺異常的狀況。

但大致上來說,以上的症狀都和普通小感冒類似,因此真的很難分辨是否罹患新冠肺炎時,唯有快篩檢測才是最準確的方式。

確診後該如何應對?要去集中檢疫所隔離嗎?

和去年的狀況相比,今年相對起來你我已做好了準備圖/和去年的狀況相比,今年相對起來你我已做好了準備

由於目前大部分的新冠肺炎感染者症狀輕微,休養後即可自行康復、痊癒,為了將醫療資源留給中、重症患者,你應該留在家中休養,等候公衛人員通知。

在一般的狀況下,輕症患者可以自行吃成藥、退燒藥,並多休息、喝水,不適的病徵就會消失。如果發燒多時都不退、覺得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等嚴重不適時,才需進一步通知119與主管機關。

目前,衛服部表示,醫院方面只收中重症患者、70歲以上高齡確診者、血液透析的洗腎患者、懷孕9個月以上的孕婦等4大類確診者。

居家隔離時要準備什麼東西?

快篩試劑、成藥、保健食品、體溫計等都應備齊,除了是確認自己是否陽性外,成藥成分主要含有「乙醯胺酚」的藥品即可,不一定要指定特定廠牌;而抗組織胺類藥物也能治療鼻水、打噴嚏。重點依然是多加休息,症狀就會改善。

居家隔離時有什麼注意事項?

為了節省醫療資源,目前僅有中重症患者需要入院治療圖/為了節省醫療資源,目前僅有中重症患者需要入院治療

目前,為了不要浪費醫療資源,全台輕症者居家照護模式已經陸續啟動,在家中請盡量單獨一人一室,和家人使用不同的衛浴設備、不要離開房間,若一家已有多人確診,則可以多人一室。

如果可以,在家中依然請避免與其他同住者接觸,特別是長者、幼兒或免疫力低下的同住家人,並注意手部的清潔與消毒等。

此外,若沒辦法擁有單獨的衛浴也沒關係,但在每次使用後廁所都應進行清消。而境外移入者不適用居家照護。

延伸閱讀

圖解/一周內啟動確診居家照護,這6項常備藥品你準備好了嗎?

確診後,可以和沒確診的家人同住嗎?

4/25更新:居家照護年齡放寬至69歲,並新增下轉條件,醫院及集中檢疫所收治達3至5天,且無照護需求,可返回家中自行照護。此外,也取消同住者年齡和健康條件限制。

確診後,若必須要和家人同住,同住者須未滿65歲,且沒有懷孕、洗腎的狀況,同住未確診者不得超過4人,其餘相關規定和上述相同。

除非確診者或非確診者有必要的照護需求時,情況才能例外。

居家隔離期間伙食該怎麼辦?

隔離期間無法外出,伙食部分可請家人幫忙或外送圖/隔離期間無法外出,伙食部分可請家人幫忙或外送

居家隔離期間,絕對無法外出用餐,因此伙食的處理可以叫外送、請家人寄送食材,不要和其他家人共餐或使用同個餐具,外送也以不要接觸到外送人員為原則。

確診或居家隔離後,要多久才能出關?

4/25更新:「3+4」隔離新制。

陳時中表示,改制內容主要仍為前3天需在家隔離,1人1室為原則,3天居家隔離期滿快篩陰性後,進行4天自主防疫。

當確診者距離發病日或採檢日4天內,兩次快篩或PCR陰性且Ct值大於30;或發病日或採檢日5天至9天,一次快篩或PCR陰性且Ct值大於30;或發病日或採檢日10天以上,無須採檢──上述各情境滿足所有條件即可出關,但所有的檢測都須由醫護人員執行。

不過,前兩項條件不適用於居家照護確診者,若有同住者確診時時,依然要推算到同戶最後確診者的後10日才能出關。

以一家三口為例:媽媽確診後4天換爸爸確診,爸爸確診3天後兒子才確診,則全家要出關的日子,是媽媽確診那天的17天後,即當所有同住住戶都快篩陰性時,才能夠全數解除隔離,且隔離結束後還得施行7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

當然,沒有人想要確診,做好防疫、勤洗手、戴好口罩,永遠是和病毒說再見的不二法則。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