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痠痛、圓肩駝背體態不佳和上交叉症候群有關,4招保養助改善 | 健康遠見
醫療

痠痛、圓肩駝背體態不佳和上交叉症候群有關,4招保養助改善

肩頸痠痛、雙手麻,都是它惹的禍
痠痛、圓肩駝背體態不佳和上交叉症候群有關,4招保養助改善 痠痛、圓肩駝背體態不佳和上交叉症候群有關,4招保養助改善。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疫情確診人數持續高漲,部分公司行號重啟遠端上班,從事會計業 35 歲李小姐隨著在家上班、滑手機追劇、上網看股市等等使用 3C 產品時間增加,常覺得轉頭或活動肩膀時有隱隱作痛的緊繃感,甚至天氣冷時從後腦勺一陣緊繃感延伸至上背部。再加上起床時常感到雙手無力或麻木的感覺,一度很擔心自己是否中風。  

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蔡宗儒醫師表示,李小姐經過西醫各種檢查治療後症狀沒有明顯改善,於是轉往中醫就診。經過檢查後發現,很有可能跟她長時間的坐姿不良有關,而產生「上交叉症候群」的不適症狀!經過 2 個月配合針灸與中藥治療後,終於不再常常覺得肩頸痠痛,聳肩與駝背的習慣也逐漸緩解。

上交叉症候群可藉由改善坐姿、平日保養得到改善。台北市立萬芳醫院提供圖/上交叉症候群可藉由改善坐姿、平日保養得到改善。台北市立萬芳醫院提供

蔡宗儒醫師進一步解釋,上交叉症候群,常有圓肩、聳肩或駝背等身體特徵,和坐姿不良息息相關。根據解剖結構,這些特徵與上斜方肌、提肩胛肌、胸索乳突肌、胸大肌或胸小肌過度緊繃,且中下斜方肌、菱形肌與前鋸肌相對虛弱無力有關聯。

以中醫的觀點,則是以膀胱經、大腸經、小腸經、膽經的筋絡氣血與其經過的患部肌肉為主要治療目標,配合藥物、針灸或拔罐調整這些經絡的氣血循環,進而達到治療的效果。除了治療外,平日配合以下四點保養,可以減輕暫時性的不適症狀:

四點保養
1. 建議 3C 產品使用 30 分鐘後起身活動肩頸並換個姿勢。  
2. 若工作時需長時間低頭,可做縮下巴的動作,有助於頸部肌肉伸展,配合頸部深層肌群發力來穩定頸椎,減少頸椎弧度。  
3. 工作或休息時用溫毛巾清擦頸後肌肉,協助熱敷。因為頸部有許多重要血管,因此不建議直接熱敷頸部,避免血壓升高。  
4. 休息時可伸展頭頸部肌肉。 如果肩頸未明原因緊繃痠痛超過一週未復原,請盡早就醫,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讓未來的生活品質更好。

(本文由台北市立萬芳醫院提供)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