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COVID-19本土確診病例屢創新高,各縣市地方政府也啟動「輕症居家照護」措施,盼能保存防疫與醫療量能。為避免民眾得知陽性時手忙腳亂,《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特別製作了4張懶人包圖卡,詳記居家照護期間的必備生活用品、房間環境清潔消毒、垃圾處理及衣物清洗、確診同住家人或照顧者注意事項,提供給大家。
因應本土疫情升溫、確診病例數及居家照護人數快速增加,《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依據疾病管制署居家照護指引,製作了4張防疫懶人包圖卡,列出居家照護期間的注意事項,希望能幫助大家在防疫自主應變上能更順利。
居家照護前6大必備生活用品
▋日常生活用品、飲食:
盥洗衣物、個人清潔用品、衛生紙等或個人打發時間用品及備妥三餐飲食規劃。
▋電子用品:
手機、電話、電腦、網路、視訊及充電相關配備。
▋環境清潔用具:
清潔劑、漂白水和75%酒精、抹布、垃圾袋等。
▋醫療用品:
口罩、體溫計、乾洗手液、血氧機(如家中有)等。
▋常規服用藥物:
慢性病藥物及退燒、止咳、止痛等症狀緩解藥物。
▋特殊對外聯絡資訊:
同住家人以外之緊急聯絡人、地方政府關懷中心或衛生單位窗口等。
圖/居家照護前準備懶人包。取自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
居家照護環境安排5大注意事項
▋定時清潔消毒:
定時清潔消毒房內經常接觸的位置(門把、桌面、電燈開關等)。
▋廁所衛浴清消:
廁所衛浴每日清潔消毒一次,共同浴廁每次使用後都要消毒。
▋動線重疊、共用空間或物品清消:
可能與確診者動線重疊或共用空間或物品進行清潔消毒。
▋保持房間通風:
保持房間通風,如開窗、使用空氣清淨機或電扇(電扇需往房內或戶外吹)。
▋以稀釋漂白水消毒:
一般環境請以當日泡製的漂白水消毒家具、房間、廚房,請用1:50稀釋漂白水(1,000ppm);浴室或馬桶表面採1:10稀釋漂白水(5,000ppm)。
圖/確診者居家照護環境安排懶人包。取自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
居家照護垃圾處理及衣物清洗6步驟
▋選擇有蓋垃圾桶:
垃圾置入有蓋垃圾桶,無須分類。
▋小心尖銳物品:
尖銳物品應先以報紙包封以防刺傷人。
▋垃圾雙層密封:
垃圾提出前以雙層垃圾袋包裝,袋口確實密封。
▋建議淨置72小時:
垃圾建議先淨置72小時候後交由地方環保單位處理。
▋衣物與家人分開清洗:
衣服、毛巾、浴巾等,應與其他同住非確診家人分開清洗。
▋衣物徹底曬/晾乾、烘乾:
衣物與毛巾等需徹底曬/晾乾或使用烘衣機烘乾。
圖/確診居家照護垃圾處理及衣物清洗懶人包。取自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
居家照護同住家人或照顧者5大注意事項
提供確診家人生活所需,提醒他們多休息與飲水,依醫囑服藥或發燒服用退燒藥劑,協助注意確診家人症狀變化:
▋非緊急狀況不接觸確診家人:
除因緊急狀況或有照顧需求,不可接觸確診家人,特別是65歲以上老人、孕婦、幼兒等免疫力低下或有潛在疾病者。
▋共用空間注意:
不得已需與確診家人共用空間,應開窗確保空氣流通,且雙方全程配戴醫用口罩,並於事後進行清潔消毒。
▋有配戴手套仍應洗手:
緊急需求必須進入確診者房間時,雙方均須全程配戴醫用口罩,即使有配戴手套,執行前後使用肥皂濕洗手或酒精乾洗手。
▋餐具應以洗潔劑清洗:
確診者使用過後的餐具應以洗潔劑清洗,清洗時戴手套,並於清洗完畢後肥皂濕洗手或使用酒精乾洗手。
▋注意自身的健康狀況:
照顧者在照護期間,要注意自身的健康狀況,監測是否出現發燒、咳嗽、呼吸急促等COVID-19感染相關症狀。
圖/確診居家照護同住家人或照顧者注意事項懶人包。取自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