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COVID-19本土疫情持續升溫,不僅連續單日確診人數屢創新高,近日更接連傳出染疫者不幸逝世的遺憾消息,其中更有一名年僅20多歲,無慢性病史、曾接種三劑疫苗的女性,從發病至死亡僅六天。也讓不少民眾紛紛關心,若不幸感染Omicron,出現哪些症狀要特別提高警覺、儘速就醫?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日前在臉書中PO文指出,以現況來說很難避免不確診Omicron,網路上有很多反對疫苗的人,聲音都很大。當然每人可以選擇不打疫苗,但我們都無法選擇被Omicron感染,或不被Omicron感染。所以想和大家談談萬一確診在家(居家照護)時,在症狀及飲食和營養補充上要注意些什麼。
Omicron確診病人「輕症、中症、重症」常見症狀
【輕症】
▋流鼻水、打噴嚏
▋喉嚨痛/癢、乾咳、聲音沙啞
▋頭痛
▋全身肌肉酸痛、疲憊
▋食慾不振、噁心、拉肚子(年長者要注意、攝水量不足,導致脫水對老年人是很致命,注意若有口乾舌燥、少尿、暈眩狀況要當心)
只有50%的人會發燒(發燒加攝水不足,也更易導致脫水)
【中症(需就醫)】
▋呼吸急促(肺炎徵兆、也可以是脫水)、血氧下降(有肺炎徵兆)
▋嚴重脫水(口乾舌燥、少尿、暈眩),小兒及長者要注意脫水的問題
▋劇烈頭痛
【進入重症(叫救護車)】
▋呼吸困難、嘴唇發紫、皮膚冰冷
▋昏迷不醒、昏倒
▋胸痛
確診在家吃什麼?居家照護這些營養不可少
至於確診在家該吃些什麼?何美鄉建議,民眾居家照護期間宜多喝水、綠茶、果汁;多攝取新鮮蔬菜水果抗發炎;也可補充含有維生素C、D、鋅的發泡錠及Omega-3。並提醒大家,確診關懷包中的食物是為不時之需用的,此時民眾更需要多攝取高營養密度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