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20歲孕婦確診母嬰雙亡,加拿大研究:染疫進加護病房、早產風險增 | 健康遠見
Omicron

20歲孕婦確診母嬰雙亡,加拿大研究:染疫進加護病房、早產風險增

20歲孕婦確診母嬰雙亡,加拿大研究:染疫進加護病房、早產風險增 20歲孕婦確診母嬰雙亡,醫師分析加拿大研究:染疫進加護病房、早產風險增。Pexels by MART PRODUCTION

台灣近期發生孕婦感染新冠,導致媽媽與胎兒雙亡的社會事件,這是是令人悲傷的。但是我們更需要知道整體數據是如何!

而新冠病毒對於孕婦的影響,本期JAMA正好有發表加拿大全國性的研究,顯示孕婦於疫情期間:

1.感染風險增加
2.感染後相關住院及入住加護病房機會增加,相對風險分別為 2.65 與 5.46
3.感染後早產機率增加!相對風險為 1.63

這意味著懷孕期間染疫與孕產婦不良結局和早產風險增加顯著相關。

孕婦染疫風險。姜冠宇醫師提供圖/孕婦染疫風險。姜冠宇醫師提供

過去爆發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包括 SARS 和 MERS,以及 2009 年 A 型流感 H1N1 ,都有影響母嬰結局的證據, 新冠病毒也可能對懷孕的個體產生不好的影響。

這是來自加拿大的妊娠監測計劃「CANCOVID-Preg」,主要以新冠症狀收案。染疫孕婦和未染疫的孕婦、未懷孕的染疫女性,進行同期比較。該分析方式收集了 2020 年 3 月 1 日至 2021 年 10 月 31 日期間來自加拿大 6 個省份的人口數據。

受影響的分佈

在這段期間,染疫的孕婦平均年齡為 31 歲,其中 2381 人(39.7%)年齡在 30 至 35 歲之間。其中白人佔了將近四成(37.8%),亞洲人包含東南亞佔少數(8.3%)。

然而,受新冠染疫影響的妊娠,非白人個體的比例(62%)要高得多。

最大比例的感染是在妊娠 28 至 37 週時診斷出來的(n = 2148 [35.7%] )。140 人(3.4%)既往患有高血壓,108 人(2.6%)患有 1 型或 2 型糖尿病,656 人(24.3%)的 BMI 大於或等於 30。

幾乎所有感染病例(98.7%)都發生在未接種過疫苗的孕婦。

只有 850 人(17.1%)沒有症狀,這反映此計畫檢測標準幾乎完全基於症狀的存在。記錄的最常見症狀是咳嗽(n = 2420 [48.6%] )和發燒(n = 1229 [24.7%] )。

孕婦臨床不良結局

該分析排除了非新冠相關的住院治療。

相關住院或 ICU 入院完整信息的 6012 例妊娠中,466 例(7.75%)住院,207 例(3.4%)需要氧療,121 例(2.01%)進入 ICU。

與染疫的 20 至 49 歲女性相比,懷孕期間因感染而住院風險顯著增加

一般住院 7.75% vs 2.93% [n = 9196];相差 4.82% [95% CI, 4.14%-5.50%];相對風險,2.65 [95% CI, 2.41–2.88]

入住 ICU 2.01% vs 0.37% [n = 1157];相差1.64% [ 95% CI,1.29%-2.00%];相對風險,5.46 [95% CI,4.50–6.53]

接受至少 2 劑 SARS-CoV-2 疫苗的患者均未出現任何不良母體結局。

風險因素分析

風險分析。姜冠宇醫師提供圖/風險分析。姜冠宇醫師提供

風險分析。姜冠宇醫師提供圖/風險分析。姜冠宇醫師提供

在懷孕的陽性案例中,年齡增加與入住 ICU 的風險顯著增加有關(每增加一歲,相對增加約 10%)。

既往高血壓的存在導致需要氧療的風險顯著增加(9.40% vs 3.19%;差異,6.2% [95% CI,2.4%-10.0%];相對風險,3.4 [95% CI,2.0–5.4 ] )。

診斷時胎齡越大,住院和氧療的風險顯著增加;在妊娠 28 週或更長時間的染疫對比妊娠 15 至 27 週染疫,住院的相對風險為 2.4(95% CI,2.0–3.0)(分別為 12.17% 和 4.99%;差異,7.2% [95% CI,5.6%-8.7%] ),需氧氣治療的相對風險為 3.0(95% CI,2.1–4.3)(分別為 5.78% vs 1.87%;差異,3.9% [95% CI,2.9%-4.9%] )。

體重指數、1 型或 2 型糖尿病、哮喘以及種族因素,也與孕產婦不良結局風險增加顯著相關。

中位住院時間(包括 ICU 住院)為 6 天(IQR,3–11 天;範圍,1–180 天)。

入住 ICU 的中位時間為 4 天(IQR,2–11 天;範圍,1–48 天)。

入院和分娩之間的中位時間為 34 天(IQR,3–69 天)。

在涉及住院的病例中,有 18 名孕婦(6. 5%)接受類固醇治療以促進胎兒肺成熟。81 名住院患者(29.1%)接受皮質類固醇治療以治療 SARS-CoV-2 感染。

其他治療包括抗病毒藥物(<6 例)和抗生素(120 例 [43.2%])。95 名住院患者(34.2%)接受了氧療,其中 52 名 (54.7%)患者隨後入住 ICU。23 名患者(8.3%)接受了插管接呼吸器,少於 6 名患者接受了體外膜肺氧合。有少數產婦死亡(<6)。

在加拿大,妊娠的子癇前症、剖宮產和死產率,染疫與否則沒有顯著差異。但是在 175 名有前兆的早產中,46% 是自發的,54% 有醫學徵象。即使在不需要住院的輕度疾病的情況下,早產的發生率也較高(9.3%)。

以上這些發現,與挪威的一項人口水平分析(住院風險比,4.70 [95% CI,3.51–6.30] )一致,美國與其他國家的報告也是類似趨勢。儘管一些研究報告稱,感染的孕婦發生子癇前症的發生率較高,但在加拿大的情況下沒有觀察到這一點。

整理以上的重要訊息

於疫情期間,孕婦染疫導致住院與早產機會都會增加,並且有較高入住加護病房的危機,這與體重與慢性病等因素有關,另外早產機會會增加。

尤其這些都是未打疫苗的孕婦。

這也是有婦產科醫師提倡任何產程都適合打疫苗的原因。

但是,加拿大兩年下來的研究,沒有發現到子癇前症、剖宮產和死產率的增加。就還需要更多比較~

※本文由姜冠宇醫師整合手記授權提供,原文請點此

更多內容請至【臉書粉絲團】/Instagram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健康遠見》立場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