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開燈睡覺傷身?美研究:恐提高心臟病、糖尿病罹患風險 | 健康遠見
睡眠

開燈睡覺傷身?美研究:恐提高心臟病、糖尿病罹患風險

【專家觀點】
開燈睡覺傷身?美研究:恐提高心臟病、糖尿病罹患風險 開燈睡覺傷身?美研究:恐提高心臟病、糖尿病罹患風險。Pexels by cottonbro

有些人晚上睡覺習慣開夜燈,認為這樣子會比較有安全感,或是起床上廁所時可以作為照明用。然而,一份不久前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報告指出,夜晚入睡期間的光照會損害體內血糖調節能力和心血管功能,長期下來恐提高罹患相關疾病的風險。

該研究由服務於美國西北大學費恩伯格(Feinberg)醫學院的神經病學教授,同時也兼任附設醫院晝夜節律暨睡眠障礙中心主任的菲利斯.澤(Phyllis Zee)博士所主持,其領導的團隊以刊登廣告的方式招募到20位健康的成年人,並針對他們進行為期3天兩夜的實驗。

首先,所有人被隨機分為A、B兩組,A組連續兩晚就寢時都在昏暗(註:亮度低於3勒克斯)的房內度過,B組則是第一晚在昏暗中度過,第二晚改在有適度燈光(註:亮度為100勒克斯,相當於陰天或路燈照進窗戶的光照程度)的房內度過。

睡眠中有安裝儀器全程監測,記錄參與者的呼吸、心跳、血壓、腦波和心電圖等,並在起床兩小時後安排抽血(註:檢驗褪黑激素含量)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

開燈睡覺組:深度睡眠減少、做夢次數變多,且胰島素抵抗明顯增加

統計發現,A組個案兩晚入睡時和起床後的生理反應未有差異,但B組卻有具體變化,像是深度睡眠、快速動眼睡眠期(REM)減少,做夢次數變多,睡後清醒時間增加,如此意味著睡眠質量下降。另外,和A組比起來,B組的心率加快許多,心肌收縮力也增強,血液循環速度升高,這樣的情形根本就是身體處於白天警醒時的狀態。

其他值得注意的地方是,B組個案在第二天起床後,胰島素抵抗明顯增加,也就是肌肉、脂肪和肝臟中的細胞對胰島素反應不佳,身體無法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獲取能量,促使胰腺需分泌更多的胰島素。如果該現象持續存在,以往文獻證實可能是第二型糖尿病的前兆。

我們以為自己睡得很好,其實大腦知道燈亮著

研究者表示,夜間睡覺開燈,交感神經系統會和白天接受光照一樣被活化。我們以為自己睡得很好,其實大腦知道燈亮著,結果造成睡眠程度不夠深,身體無法獲得充分休息,新陳代謝功能因而受損。

有鑑於此,建議大家在睡覺時應避免光照,最好的方法就是拉上窗簾、關燈和使用眼罩,且3C產品遠離床邊。若基於安全考量非開燈不可,儘量選擇對大腦刺激性較小的紅、橙或琥珀色的燈光,且調暗放在地板上,光線會被地板反射,而不會直接照射到眼睛或床位。

(本文作者為法務部矯正署高雄戒治所臨床心理師)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