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本土COVID-19疫情未停歇,每日確診數飆破萬例,近期更接連傳出多起染疫兒童重症併發腦炎不幸死亡的個案。讓許多家長又驚又怕,紛紛安排讓孩子接種新冠肺炎疫苗,但兒童疫苗到底該選BNT或莫德納?
為讓爸媽們對兒童疫苗接種有更多了解,《健康遠見》整理了BNT、莫德納施打適用年齡、常見副作用、可能不良反應、不建議接種對象等10大常見疑問QA,希望能藉此提供給家長多一些評估上的參考。
Q1 》適合的接種年齡?
BNT
適用年齡:目前國內核准適用於基礎劑接種為 5 歲以上,追加劑為 12 歲以上。
莫德納
適用年齡:目前國內核准適用於基礎劑接種為 6 歲以上,追加劑為 18 歲以上。
Q2 》疫苗保護力有多少?
BNT
依據目前臨床試驗結果資料顯示(非omicron變異株),本疫苗對於年滿16歲以上之青少年及成人受試者接種完成2劑接種7天後預防有症狀感染之有效性約 94.6%;對於12至15歲青少年接種完成2劑接種7天後預防有症狀感染之有效性約100%,另對於5至11歲兒童接種完成2劑接種7天後預防有症狀感染之有效性約90.7%。
莫德納
於臨床試驗中位數為9週的追蹤期間,證實對18歲以上可預防94%有症狀之感染(非omicron變異株);對6-17歲兒童及青少年於臨床試驗結果分析保護力關聯指標顯示,與18歲以上族群免疫保護力相當。
Q3 》哪些人不適合接種?
對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或先前接種輝瑞BNT疫苗、莫德納曾發生嚴重過敏反應者,不可接種。
對下列成分過敏者不建議打輝瑞BNT疫苗
▋PEG聚乙二醇(一些化妝品、染髮劑也有):耐福力散、腸見淨、美血樂、倍血添、欣膝亞。
對下列成分過敏者不建議打莫德納疫苗
▋核磁共振(MRI)顯影劑
▋PEG聚乙二醇(一些化妝品、染髮劑也有):耐福力散、腸見淨、美血樂、倍血添、欣膝亞。
Q4 》哪些人應暫緩接種?
▋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度疾病者,宜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
▋免疫功能低下者,包括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的人,對疫苗的免疫反應可能減弱。目前尚無免疫低下者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療者的數據。
Q5 》哪些慢性疾病病史接種前建議先詢問醫師?
有以下疾病史的人,建議可於接種前諮詢心臟科醫師或感染科醫師,以了解接種的最佳時間以及是否建議採取任何其他預防措施。
▋發炎性心臟疾病(如心肌炎、心包膜炎、心內膜炎)
▋急性風濕熱
▋12至29歲擴張型心肌病變患者
▋複雜或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包含單心室(Fontan)循環)
▋急性失代償性心臟衰竭
▋心臟移植患者
Q6 》接種劑量和12歲以上一樣嗎?
BNT
接種劑量:
▋滿12歲以上青少年及成人基礎劑及追加劑每劑為0.3 mL(成人劑型紫蓋包裝稀釋後使用,疫苗含量為30μgm RNA)
▋滿5-11歲兒童族群基礎劑每劑為0.2 mL(兒童劑型橘蓋包裝稀釋後使用,疫苗含量為10μg mRNA)
莫德納
接種劑量:
▋12歲以上青少年及成人基礎劑每劑為 0.5 mL(100μg mRNA)
▋6-11歲兒童族群基礎劑每劑為 0.25 mL(50μg mRNA)
Q7 》兩劑疫苗施打間隔要多久?
拉長兩劑間的新冠疫苗接種間隔可能有助於疫苗保護力提升,並幫助降低罕見心肌炎/心包膜炎不良事件的發生風險,建議兩劑接種間隔以12週為原則。
Q8 》打完疫苗要注意什麼?
接種後應在接種單位或附近稍作休息停留觀察15分鐘,離開後也要密切觀察15分鐘,若先前曾因接種疫苗或任何注射治療後發生急性過敏反應的人,則應停留觀察30分鐘。
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血藥物或凝血功能異常者,施打後於注射部位加壓至少2分鐘,並觀察是否仍有出血或血腫情形。
Q9 》接種後可能有哪些常見副作用?
BNT
疫苗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反應大多為接種部位疼痛、紅腫,通常於數天內消失,其他可能反應包含疲倦、頭痛、肌肉痠痛、體溫升高、畏寒、關節痛及噁心,這些症狀隨年齡層增加而減少,通常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
依據疫苗臨床試驗顯示接種第二劑之副作用發生比率高於第一劑。接種疫苗後可能有發燒反應(38℃),一般約48小時可緩解。
圖/BNT疫苗接種常見副作用、可能不良反應。疾病管制署提供
莫德納
疫苗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反應大多為接種部位疼痛、紅腫,通常於數天內消失,其他可能反應包含疲倦、頭痛、肌肉痠痛、體溫升高、畏寒、關節痛及噁心,這些症狀隨年齡層增加而減少,通常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
依據疫苗臨床試驗顯示接種第二劑之副作用發生比率高於第一劑。接種疫苗後可能有發燒反應(≧38℃),一般約48小時可緩解。6-11歲兒童發燒的比例較成年組略高外,其他發生不良反應的比例相近。
圖/莫德納疫苗接種常見副作用、可能不良反應。疾病管制署提供
Q10 》接種後可能有哪些不良反應?
接種 mRNA 疫苗後,在極少數病例中可能出現心肌炎或心包膜炎。
依據疫苗上市安全性監測與觀察性研究結果,WHO的全球疫苗安全諮詢委員會(GACVS)與我國 ACIP 委員會均一致建議,接種疫苗後28天內若發生疑似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症狀,務必立即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由臨床醫師來診斷相關性。
這些建議就醫的症狀包括:胸痛、胸口壓迫感或不適症狀、心悸(心跳不規則、跳拍或「顫動」)、暈厥(昏厥)、呼吸急促、運動耐受不良(例如走幾步路就會很喘、沒有力氣爬樓梯)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