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由美國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CWRU)醫學院兩項新研究顯示,癌症和阿茲海默症患者中導致感染、住院和死亡的突破性 COVID-19 病例可能性,要比沒有癌症和阿茲海默症的人大得多,該校於 5 月 23 日發布研究結果的消息。
打完三劑疫苗,還有可能確診嗎?答案是有可能,且機率可能比想像中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 5 月 14日宣布 5 月 16 日起 65 歲以上民眾、長照機構住民、18歲以上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者等特定族群,可以施打第四劑疫苗,補足消退的保護力。
台灣這一波疫情已累計接近兩百萬確診病例,這其中對高齡者及長照機構住民影響最大,疫情指揮中心於 5 月 29 日宣布,至 28 日止共有 1018 家住宿機構有染疫確診事件,包括 1 萬 724 名住民、4020 名工作人員,機構送出就醫和後續死亡正請機構統計中。
政府鼓勵接種三劑疫苗,各地方政府還提供各種誘因,甚至開始接種第四劑疫苗,但接種疫苗後無法完全免疫,這就是這項研究的重點之一,完全接種疫苗之後仍遭到感染稱之為「突破性感染」,此一研究可讓有認知症、癌症患者的家庭及長照機構更加注意防疫。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的定義,「突破性感染」(breakthrough infection)是指完全接種疫苗的人感染 COVID-19。完全接種新冠疫苗後至少 14 天,採檢確診 COVID-19,亦即疫苗沒能讓接種者與對應病毒產生免疫。突破性感染不只發生在 COVID-19,也會出現於其他傳染病上。
圖/Pexels by FRANK MERIÑO
出現「突破性感染」狀況的發生可能與4個原因有關
第一,儘管現有的新冠疫苗保護力優秀,表現不遜於其他疫苗,但抗感染的有效性畢竟不是 100%,所以不代表施打了就絕對免疫。
第二,輝瑞/BNT、莫德納新冠疫苗皆需施打 2 劑才能達到最佳保護力,而施打後也須 2 週產生抗體,突破性感染案例可能是在身體正在產生抗體或疫苗施打前受到感染,所以才會疫苗施打後卻確診。
第三,COVID-19 突變速度驚人,且不少變種病毒已證實可抑制核准疫苗與療法的有效性,雖尚無實質證據,但科學家懷疑 Delta、Omicron 病毒可能推升突破性感染的數量;而未來也未嘗會出現新變種可突破人體免疫系統。
第四、疫苗施打後的抗體數因人而異,免疫系統較弱的族群可能因抗體不足,再次受到感染。
凱斯西儲大學研究人員解釋表示,患有癌症和阿茲海默症患者通常更容易受到感染,並且也是人群中最容易受到 COVID-19 感染造成的嚴重健康後果的人群之一。這些研究是在美國自大流行開始以來的 COVID-19 死亡總數超過 100 萬之際進行的。
COVID-19感染後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健康結果
在一項獨立的凱斯西儲大學醫學院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電子健康資料,以檢查被診斷患有某些認知症亞型的人中突破性 COVID-19 感染的發生率。該研究於 2022 年 4 月 13 日發表在《阿茲海默症與認知症》(Alzheimer’s & Dementia)雜誌上。
研究人員選擇檢查認知症患者中突破性 COVID-19 病例的資料,因為雖然疫苗有效,但突破性感染是可能的,並且患有認知症的老年人在疫苗臨床試驗中的代表性不足。
例如,根據這項研究,在輝瑞-BioNTech疫苗的臨床試驗中,37,706 名參與者的中位年齡為 52 歲,其中僅包括 18 名認知症患者,僅占 0.05%。
研究人員檢查了2020年12月至2021年8月期間接種疫苗的超過 262,847 名 65 歲或以上成年人的匿名電子健康資料,這些人在接種疫苗之前沒有感染。其中,2,764 人被診斷出患有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1,244 人患有血管性認知症(Vascular Dementia),259 人患有路易氏體認知症(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229 人患有額顳葉認知症(Frontotemporal dementia),4,385 人患有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研究人員比較了接種疫苗的認知症患者與沒有任何先天性障礙的患者發生突破性感染的總體風險。
接種過疫苗的認知症患者發生突破性感染的總體風險從阿茲海默症的 10.3% 到路易氏體認知症的 14.3%,顯著高於接種疫苗的未罹患認知症的老年人的 5.6%。
凱斯西儲大學醫學院的 Arline H. 和 Curtis F. Garvin 研究教授 Pamela Davis 表示,與認知症以外的相同年齡和危險因素的患者相比,認知症患者在接種疫苗後的突破性 COVID-19 感染率明顯更高。因此,即使在接種疫苗後,也需要繼續保持警惕,以保護這一弱勢群體。護理人員、照護人員等應持續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以及加強疫苗以保護這些群體。
圖/研究發現,認知症患者在接種疫苗後的突破性COVID-19感染率明顯更高,因此即使在接種疫苗後,護理、照護人員等應持續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以及加強疫苗以保護這些群體。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檢查癌症患者的突破性感染率
這一項研究 2022 年 4 月 8 日發表在《腫瘤學紀要》(JAMA Oncology)雜誌上,分析了電子健康記錄,以跟蹤已接種疫苗的癌症患者中突破性 COVID-19 感染、住院和死亡率的數量。
凱斯西儲大學醫學院研究小組統計了被診斷出患有 12 種最常見癌症類型的人: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膀胱癌、肝癌、子宮內膜癌、皮膚癌、前列腺癌、甲狀腺癌和血癌。這些參與者在 2020 年 12 月至 2021 年 11 月期間接種了 COVID-19 疫苗,之前沒有被感染。對照組由未患癌症的接種疫苗的參與者組成。
研究人員比較了癌症和非癌症參與者之間的突破性 COVID-19 感染,匹配合併症、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年齡和性別以及其他人口統計資料。該團隊分析了超過 636,000 名接種疫苗的患者的記錄,其中包括超過 45,000 名接種疫苗的癌症患者。
凱斯西儲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資訊學教授、本研究的合著者 Rong Xu 博士,這項研究表明,接種疫苗的癌症患者,尤其是接受積極癌症治療的患者,COVID-19 突破性感染的風險顯著增加,特定癌症類型之間存在顯著差異。
研究團隊發現,接種疫苗的癌症患者發生突破性 COVID-19 感染的總體風險為 13.6%,而接種疫苗的未患癌症患者的總體風險為 4.9%。
突破性感染的最高風險是胰腺癌患者,為 24.7%,肝癌為 22.8%,肺癌為 20.4%,結直腸癌為 17.5%。
突破性感染風險較低的癌症包括甲狀腺癌 10.3%、子宮內膜癌 11.9% 和乳腺癌 11.9%。
在患有癌症的研究參與者中,突破性感染後住院的總體風險為 31.6%,而沒有癌症的參與者的住院風險為 3.9%。
突破性感染後的死亡風險為 6.7%,而未患癌症的患者死亡風險為 1.3%。
Xu 和該研究的合著者、醫學院實驗醫學 Hanna-Payne 教授 Nathan Berger表示 ,癌症患者的突破性感染與住院和死亡的重大風險相關。這些結果強調了癌症患者需要保持緩解措施,特別是隨著不同病毒變體的出現和疫苗免疫力的減弱。
參考資料:
1. Breakthrough COVID infections more likely in cancer and Alzheimer’s patients, studies find Case Edu
MAY 23, 2022HEALTH & WELLNESS
3. Wang, L, Davis, PB, Kaelber, DC, Xu, R. COVID-19 breakthrough infections and hospitalizations among vaccinated patients with dementia in the United States between December 2020 and August 2021.
Alzheimer's Dement. 2022; 1- 12.
(本文作者為認知症整合照護專家,長照、認知症政策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