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近61年來中國首次人口負成長!搶救生育率,擬輔助生殖技術納醫保支付 | 健康遠見
少子化

近61年來中國首次人口負成長!搶救生育率,擬輔助生殖技術納醫保支付

近61年來中國首次人口負成長!搶救生育率,擬輔助生殖技術納醫保支付 近61年來中國首次人口負成長!搶救生育率,擬輔助生殖技術納醫保支付。僅為情境配圖,取自Unsplash

中國國家醫保局表示,規劃逐步將適宜的分娩鎮痛和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醫保基金支付範圍,減輕不孕不育患者醫療負擔。

央視新聞5日報導,針對建議將不孕不育治療納入免費醫療的提案,國家醫保局近日答覆,將逐步把適宜的分娩鎮痛和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基金支付範圍,減輕不孕不育患者醫療負擔。

報導提到,醫保部門高度重視人口問題,已將符合條件的生育支持藥物如溴隱亭、曲普瑞林、氯米芬等促排卵藥品納入醫保支付範圍,提升部分患者的用藥保障水平。

2022年8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醫保局等17部門印發指導意見,提出指導地方綜合考慮醫保(含生育保險)基金可承受能力、相關技術規範性等因素,逐步將適宜的分娩鎮痛和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基金支付範圍。

每日經濟新聞6日報導,中國每年約有30萬名試管嬰兒誕生,根據「中國高齡不孕女性輔助生殖臨床實踐指南」測算,女性在35歲及以下時,平均需要3個治療週期,單次取卵週期價格約人民幣3.3萬元至4.2萬元(約新台幣14.5萬元至18.5萬元)。

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資料顯示,2022年末,全國人口14億1175萬人,較2021年末減少85萬人,出現近61年來首次負成長。第7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中國生育率降至1.3,為歷史最低水平。

外界多認為國家醫保局該舉有助於提升生育率。上海媒體東方網6日評論,輔助生殖納入醫保,釋放出建構生育友好社會積極訊息,示範效應、擴散效應值得期待。

評論提到,多個地方先前就將常見輔助生殖技術納入醫保,例如,北京市醫保局在2022年2月發布通知,門診常見宮腔內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16項輔助生殖技術納入醫保;杭州市自2023年起,參加特定商業補充醫療保險者,在特定醫院接受試管嬰兒治療,最高可報銷3000元。

延伸閱讀

台灣新生兒史上最低!全球最少子化的5大國家,為什麼年輕人不生小孩?

本文轉載自2023.2.6「中央社」,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