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新冠病毒完美進化?研究:Omicron BA.5、BA.4發炎更重、致病力提升 | 健康遠見
Omicron

新冠病毒完美進化?研究:Omicron BA.5、BA.4發炎更重、致病力提升

新冠病毒完美進化?研究:Omicron BA.5、BA.4發炎更重、致病力提升 新冠病毒完美進化?研究:Omicron BA.5、BA.4發炎更重、致病力提升。Pexels by CDC

編按:隨著全球COVID-19疫情趨緩,各國也紛紛鬆綁入境管制措施,不過美國、英國近期發現Omicron BA.4和BA.5疫情已超越原本的BA.1和BA.2,成為主要流行的病毒株,尤其Omicron BA.5病例更以10倍速度在英國增長。台北市聯合醫院醫師姜冠宇指出,最新研究發現,BA.4和BA.5不僅具有免疫逃脫的特性,還有更強的「致病力」,未來可能會導致更多的突破性感染。

姜冠宇醫師提供圖/姜冠宇醫師提供

「完美進化」是怎麼回事?不只傳播力、免疫逃避,關鍵在致病力也提升!

我們可能要對還沒進來的BA.4和BA.5,要有最新的認識:

1. BA.4/5 對於BA.1/2感染後的抗體「有抗性」,這很多研究都有。
2. 但是,BA.4/5 倒底有沒有比較強的「致病力」? 答案是:有!

很不幸,BA.2.12.1 和 BA.4/5 在人類支氣管、肺泡細胞🫁中的傳播,比 BA.2 更有效之外,在倉鼠實驗中也證實 BA.4/5 比 BA.2 更具致病性。

在來自日本的預印本研究顯示

BA.4/BA.5 在倉鼠會造成體重明顯下降、血氧降低、呼氣曲線比BA.2更差。

姜冠宇醫師提供圖/姜冠宇醫師提供

BA.4/BA.5 也可見單側肺門的N蛋白陽性會更高、擴散力也強。

姜冠宇醫師提供圖/姜冠宇醫師提供

且病毒RNA量也高(BA.2.12.1還沒有RNA比較高的現象喔!)

在肺泡切片可以看見支氣管細胞、第二型肺泡細胞比BA.2更嚴重的發炎。

作者群討論這些應該是在病毒的棘蛋白(S protein)中,L452突變導致更容易親和、融合人類細胞的關係。

講白話:

BA.2.12.1、BA.4 和 BA.5 在人類肺細胞中的複制能力比 BA.2 更強。

但是,BA.4 和 BA.5 在倉鼠中引起的疾病比 BA.2 和 BA.2.12.1 都更嚴重。

另一篇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團隊的預印本

由於病毒的變異,免疫逃逸不斷在增強。

在50%中和滴度作為比較:(這一篇講的可都是三劑喔)

與原始株相比,BA.1/BA.1.1/BA.2大致效價降為原本的 1/4.6至1/6.2。

而BA.2.12.1和BA.4/BA.5分別降為 1/8.1 和 1/19.2。

也就是,該團隊換算對比BA.2的效價:

BA.2.12.1降為 1/1.8。

BA.4/BA.5分別降為 1/4.2 。

姜冠宇醫師提供圖/姜冠宇醫師提供
姜冠宇醫師提供圖/姜冠宇醫師提供

該團隊也警告,對於mab單株抗體治療,很多都對BA.2.12.1和BA.5/BA.5無效。對BA.5/BA.5有效又美國有授權的單株抗體只有LY-COV1404、bebtelovimab 這些免疫逃避的情況,很可能都是棘蛋白F486V突變所導致。

根據截至 6 月 4 日美國CDC收集的數據,BA.5 占美國病例的 7.6%,BA.4 估計佔 5.4%。BA.2.12.1 仍然是美國的主要變體,估計佔病例的 62.2%。

但是以目前的監測,BA.4/BA.5準備要去取代BA.2.12.1。

BA.4 和 BA.5 並不新鮮;4 月中下旬首次發現它們在南非引起了規模感染,並在 5 月中下旬達到頂峰。BA.4 和 BA.5 經常聚集在一起,因為它們在棘蛋白中具有相同的突變,儘管它們在基因序列的其他地方具有不同的突變。

所以以上看來病毒沒有弱化喔!

第一篇研究也發現BA.4 和 BA.5 可以逃避 BA.1 和 BA.2 感染產生的中和抗體。(雖然這些康復者看起來未接種完整疫苗)

這樣不難理解黃立民老師說的,流感化可能還早的原因在此

未來BA.4 和 BA.5 的上升可能會導致更多的突破性感染,美國這裡已經有這樣的認知,究竟會像當初 Beta 變異株是虛驚一場還是會成真。

其實突破性感染、重複感染、無敵星星失效都不是新聞,對我而言比較大的震撼還是有觀察到致病力提升,還呈現組織切片比較。

我個人之前是認為一般人應該不用打到第四劑(當然等到次世代疫苗來了更好),是不是這些也暗示說可能我們常人要為了社區疫情控制,準備普遍開打第四劑了?

現在這已經不只是為長輩的安全了,這也是為了小朋友、小小孩的安全,也是為未來盡量減少的後遺症長新冠負擔在努力,就讓時間告訴我們答案吧。

※本文由姜冠宇醫師整合手記授權提供,原文請點此:防再感染保護力的下降趨勢

更多內容請至【臉書粉絲團】/Instagram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健康遠見》立場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