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家料理食物習慣用什麼油脂?一份不久前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會期刊》(JACC)的報告指出,常食用橄欖油除有益心血管健康外,似乎也能預防早死,值得重視養生的朋友們關注。
該研究由服務於美國哈佛大學陳曾熙(T.H. Chan)公共衛生學院的營養學專家瑪塔·瓜什–費雷(Marta Guasch–Ferre)博士所主持,其領導的團隊針對「護理人員健康研究」(NHS)和「醫療專業人員追蹤研究」(HPFS)等兩項大規模調查所獲資料進行整理,目的在探討橄欖油的攝取對全因死亡率和特定疾病死亡率帶來的影響。
採計的樣本有6萬582位女性和3萬1801位男性,這些人起初都未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後續28年的追蹤期間,他們每四年就需填寫一次飲食評估問卷,主要在瞭解平時偏好的食物、脂肪、油品與進食頻率,還有在過去一年中用於烹煮、烘焙的油脂種類和品牌。
研究人員最終依食用橄欖油的狀況,將受訪者分為以下四組,並調閱過世者(註:3萬6856人病逝)的就醫紀錄,確認死因為何:
A組:從不攝取,或每月少於1次
B組:每天攝取量少於4.5公克(註:1茶匙)
C組:每天攝取量介於4.5公克至7公克之間(註:1茶匙至半湯匙)
D組:每天攝取量超過7公克(註:半湯匙)
統計發現,橄欖油的攝取量和全因死亡率、多種疾病死亡率皆具顯著的負相關。
進一步的分析顯示,相對於A組,D組個案的全因死亡率降低19%,而死於心血管疾病、癌症、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呼吸道疾病的可能性則分別降低19%、17%、29%和18%。每天就算只攝取1茶匙,全因死亡率也能降低12%。
另外,每天攝取10公克橄欖油,取代等量的鮮奶油、乳瑪琳、美乃滋等動物性油脂,比起幾乎不攝取者,總死亡率與特定原因死亡率降低了8%至34%。上述數據,即使考量種族、教育程度、社經地位、抽菸與否、有無運動習慣等變項的干擾,結果依然相同。
探究原由,研究者表示或許是橄欖油抗發炎、抗氧化、抗動脈粥樣硬化等特性使然,在預防疾病上發揮積極作用。不過其還是強調均衡飲食的重要,畢竟要身體健康不可能只靠喝橄欖油,也需多攝取新鮮蔬果、豆類、全穀物或堅果,及適當的蛋白質(如雞蛋、魚、家禽)。比方說經典的地中海飲食就很不錯,橄欖油在當中亦多有使用。
至於要如何食用橄欖油才能達到保健效果,專家建議可搭配用來炒菜,如此有助蔬菜中的脂溶性維生素吸收。或是採涼拌、製作沙拉等不需加熱的烹調方式,這樣子能完整保留橄欖油的營養成分。
(本文作者為法務部矯正署高雄戒治所臨床心理師)